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来晚的芒果火龙果

第348章 冀东特遣支队(下)(第2页)

 

“虽说八路军总部建议我们优先巩固冀东根据地和游击区,不过既然鬼子扫荡主力已经被拖在晋察冀和冀中根据地,正是我们在冀东扩大地盘的好机会。”

 

“话虽如此,趁着鬼子在冀东兵力不足,我们如果能借机在冀东打痛鬼子,也能让鬼子尽快从晋察冀根据地或冀中根据地撤军,从而早日获得晋察冀根据地的支援。”

 

冀东根据地以及冀中根据地目前仍归属晋察冀根据地管辖,从这个角度说,帮晋察冀根据地就是帮自己。

 

“而且自从西撤失败后,我们虽然收拢不少溃兵,但武器遗失甚多,士气仍旧低迷,亟需打一场大胜仗将士气重新提振起来。”

 

冀东根据地经过这些天的努力收拢溃兵,也不过清点出了2万多人,其中属于原第四纵队那3个小支队直接控制的部队已经从2200多人迅速膨胀至2万7千多人。

 

加上没有跟随西撤而留在冀东本地的冀东起义军,冀东此刻共有8万多人,只是枪支等武器太少,7万多人只剩下4万多条长短枪,只有极少轻机枪,几乎没有重机枪……

 

很多冀东起义军在得知西撤队伍大败后,有些起义军直接就地逃光,一个不剩。

 

这让唐亮忍不住吐槽:

 

“这可是原先有超过15万支长短枪的队伍啊!”

 

至于子弹就更少,平均每支枪不到4发子弹,军备情况相当糟糕。

 

这种状况下冀东地区的抗倭力量士气低迷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就是冀东根据地领导层也是颇为头疼。

 

所以关于打一场胜仗这点大家倒是没有意见,那么到底应该打哪儿呢?

 

既要能打赢,这战斗又不能规模太小,对方还不能是硬茬子,典型的既要又要——头疼!

 

就在冀东根据地指挥层对战斗方向尚不明确之时,10月21日,鬼子为维护其后方补给线,由阜平、曲阳出动6000余人,东西夹击第1军分区部队。第1军分区部队适时转移并引诱两路鬼子在韩家峪村自相混战,死伤甚众。

 

受此战斗影响,本就陷入机动兵力不足的鬼子不得不再度从大沽口和天津抽兵,补充至晋察冀根据地维持扫荡。

 

……

 

“刘专员的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