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来晚的芒果火龙果

第295章 代号“峨眉峰”(上)

“哇,居然这么多人。”

 

当第110师团的第140联队回到三河县城三天后,唐亮发现自己接下的史诗任务进度已经增加到了\/,很显然青龙山虽然比起连绵起伏的雾灵山小了不少,但是人口差距也太明显了。

 

而这次以冷炮袭扰鬼子第140联队,唐亮则拿到了149个鬼子人头,也算是尝到了一点甜头。

 

不过唐亮此刻更关心根据地的扩张,毕竟这才是最应该关注的。

 

而扩张根据地,尤其是扩充根据地人口,越往东人人口越密集。

 

只是越往东走,地势也将越来越平坦,虽然唐亮试图让人在山下平原区域修筑地道,不过受冀东起义军多数人的反对,这个工作只有雾灵山根据地在包深的指挥下开始大力挖掘,其他地方还没开始,这让唐亮着急不已。

 

而雾灵山和青龙山作战的胜利,则让冀东起义军仿佛更找到了理由。

 

“只要你们敞开支援,我们分明能直接把鬼子打跑。”

 

“就是,手里有这么多的坦克,却老想着躲起来,我不知道八路军总部是怎么想的,怎么能让这种人当坦克支队的支队长?”

 

“我们有这么好的形势,整个冀东一呼百应,难道还不能一口气把鬼子全赶走嘛?”

 

“为什么要在山里投入这么多的力量,有这些力量投放到冀东平原上,我们还能再增加十万大军。”

 

听到“十万大军”这个词,不少人激动起来,十万大军啊!鬼子能挡得住吗?

 

然而在知道历史答案的唐亮看来,匆匆组织起来,毫无军事技能的所谓“十万大军”——历史上的20万“大军”,实际上战力相当之弱,甚至连好些县城都拿不下来。

 

“你们这是速胜论,需知目前的鬼子仍然具有优势,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跟鬼子硬拼。”

 

这种“大军”除了严重恶化后勤供给和消耗大量后勤物资,让队伍变得更为臃肿之外,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作用,远不如裁汰老弱,只筛选出精壮进行严格军事训练来的有用;更多人员用于监视鬼子,提供后勤,作用远比塞入“大军”之中更为有用。

 

只是唐亮的声音已经被埋没在冀东起义军首领们的大嗓门之中,在他们看来,唐亮手头如此之多的坦克却只是围绕着各个山头搞事,如此“懦弱”之人掌管坦克部队实在是暴殄天物,甚至不少人要求第四纵队将他们的呼声报上去,让八路军总部和延安重新选一个“合适”的人来担任坦克支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