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撤军(中)(第2页)
很显然战局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可是郑三发子仍然不肯放弃决战于徐州的构想,很想再露一手。
“第2军、第22军、第27军、第71军、第74军皆已完成整补和训练,星夜赶往徐州,我军兵力将大大增加,为何不能进行战略决战?”
“鬼子已经从徐州北、西、南三个方向杀来,以鬼子战力优势,我徐州部队已不占优势,若不尽快撤离,恐整个徐州地区的部队都将被歼灭。”
为了不过度刺激郑三发子,李白二人没直接提南京,但是意思是个人都知道。
这些生力军就算现在能赶到徐州,未经休整也是不易轻易接管阵地的,而且徐州所需弹药人员皆需要从郑县(今河南郑州)转运,光把兵员投入到徐州哪里够用,至少应该维持住徐州至郑县的陇海路,否则没了弹药的生力军,手头的武器还不如烧火棍。
问题是鬼子南北两路的动向很明显就是要以钳形攻势,在徐州以西地区会师并截断陇海路,与其将生力军投入徐州,倒不如放在陇海路上,确保这条生命之线的畅通。
然而从郑县至徐州,全长有350公里,以目前的态势,要维持住这条生命之线谈何容易?
“若我军能集中主力,将南线鬼子驱逐,则徐州地区自然安全。”
眼看自己的谋划直接被李白二人否决,郑三发子很不高兴,这不是指着和尚直接说人秃嘛?
李白二人心中更是恼怒,早干嘛去了,早把这些援军提早半个月调来,倒是能实现这个计划,——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如今只剩最后一条路——赶紧后撤。
好在两人异常坚决,哪怕郑三发子再怎么不乐意,仍然坚持撤军,最后关头甚至要让郑三发子手写军令在徐州决战;对于这种给郑三发子挖坑的行为,郑三发子秃自然不可能再跳进去。
——前两个月郑三发子组织高级军事会议,想把南京的严重损失归责于唐生智头上,结果会上粤军66军却把当时郑三发子下达的撤军命令拿了出来,让郑三发子好不尴尬。
现在一看李白二人公然挖坑,郑三发子又不傻,第五战区这儿本就是杂牌为主,而且这次作战郑三发子的嫡系可是前后把西北军、东北军、川军和滇军给坑了,而作为第五战区长官的李宗仁更是多次被中央军汤恩伯所部坑的不轻,如果当真留下字据把柄,到时候再有愣头青拿着这个字据跳出来,郑三发子的脸面往哪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