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来晚的芒果火龙果

第194章 炸药包(第2页)

 对八路军而言,全指望冲入鬼子队列之前不要损失太大;虽然跟鬼子搅在一块肉搏拼刺刀的阶段八路军的死伤也高于鬼子,但是总比被鬼子火力招呼阶段损失小。因此八路军一直在考虑如何减少冲入鬼子队列的距离和时间,所以一度出现伏击鬼子时放近到50米甚至30米的打法,就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毕竟鬼子常备师团的老鬼子们可是能做到听到枪声后十秒钟就能对准射击方向举枪做反击的。

 “刚才的战斗大家都看到了,炸开房间隔墙后,大家跟鬼子通常就只有十来米甚至几米吧?”

 这点刚刚就在眼前发生,由不得经历者嘴硬。

 唐亮得理不饶人,立即接着说下去:

 “我们使用炸药包是主动所为,鬼子则是被动的,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会什么时候炸开墙壁,更不知道炸哪儿。”

 而八路军战士却是明确知道要炸哪儿的,只等着墙壁一炸立即就先往墙壁后面甩几枚手榴弹,随后就是冲锋枪和手枪扫射;这连续的战术动作不过在短短数秒钟展开,很多鬼子才刚趴在地上躲手榴弹的爆炸,还没等起身就被手枪连打几发,永远不用起身了。

 少数起身的鬼子还没把三八式步枪枪口转过来,就被紧接而来的速射武器子弹命中,根本就来不及扣下扳机。

 换位思考,八路军战士们碰到这种情况,难道就有更好的应对方案?

 “除非鬼子在局部的兵力比我们多,否则很难应付这种战术,哪怕我们不是坦克火炮开路,而是用炸药包。”

 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很快便信服了唐亮的分析,甚至有一名老红军的排长更是直接抄起战前准备的炸药包,大吼一声:

 “爆破组跟我来。”

 用炸药包替代坦克炮显然伤亡会加大,但是根据地就这么点坦克,谁能保证以后每次碰上这种战斗就能分到坦克帮忙?反正此刻驻守王安镇的鬼子已经混乱,鬼子的抵抗不会过于激烈,正好是低风险实战练习这个战术的好机会。

 很快以一分区突击队带领,三分区临时编组跟进“学习”的新的突击队编组完成,一部分仍然跟随坦克大队进行清扫;而另一群指战员则开始使用炸药包开路,只是会使用炸药包的老红军实在人太少,只凑出了2个突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