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来晚的芒果火龙果

第170章 离合之兵(第2页)

 120师两位首长相视一笑,如果等这人过来后发现坦克大队已经有两个,不知道会有何表情?

 “我们还是藏一藏实力吧,最近郑三发子又想搞小动作了。”

 “哼,还派人向我许诺,如果我投靠过去,郑三发子就给我和家人高官厚禄。”

 “咳咳咳”

 ——这是什么地狱笑话?!难道郑三发子不知道师长全家都被他们几乎杀绝了么?还能享受啥高官厚禄?难道郑三发子跟人拍胸口许诺条件之前,就没派人先去调查一下?

 政委不想在师长伤心事上多谈,于是两人又把话题再度转回了作战上。

 “虽然此战刚开始时敌人兵力武器均强于我军,不过此刻连遭我军伏击后,已然士气低落,如鬼子再无援军支援,此次作战多半便能在半个月内结束。”

 “如果能加速结束,那就更好,晋西北人贫地穷,战斗能早一天结束也是好的。”

 兵贵速不贵久,这是2000多年前孙子兵法中就已经提到的思想,而延安也更是向各个高级将领们灌输着“战略上持久战,战术上速决战”的思想;对于尽快将鬼子从晋西北根据地驱逐出去,这点120师上下并无异议。

 “那我们就在吓一吓五寨的鬼子,给他们加把劲,帮他们下定决心。”

 “还有,唐亮改装出来的‘三蹦子火炮’挺好,军工部认为根据地也能进行同样的改装;让骑兵团的通信员通知根据地各个军分区,往后尽可能多缴获鬼子的摩托车——我们晋西北根据地地贫人稀,大牲口也少,如果能用这种‘三蹦子火炮’替代一些大牲口也是好事,多少减轻根据地老百姓的负担。”

 毕竟摩托车运力再小也比马匹和骡子驮运能力强,虽然晋西北根据地以往并没有摩托车使用 ,但是并不意味着120师首长没这个见识;而摩托车再怎么耗油,也比每天都要吃大量豆子和草料,以及大量水的马匹后勤运输压力小多了。

 更别说马匹远比人脆弱,极易生病,而且为了保证马匹的日常进食,半夜给马匹添加草料让马匹吃“夜草”是常有的事,部队里哪怕不算更为娇贵的战马,就是普通的后勤驮马和挽马,所需要的照顾和人手也是相当多的,别说是穷的叮当响的八路,就是对面的鬼子,哪怕是常备师团也经常配不齐编制内的马匹。

 ——毕竟两条腿的人好找,四条腿的牲畜可不好弄,鬼子一路行军可没少虏获各种大牲口补充行军损失。

 “嗯,还要通知各个军分区,让地方部队和游击队今后伏击鬼子后勤车队时,缴获的汽油不要就地烧毁,多带一些回来——嗯,发动来运输的老百姓也可以凭借这些运输人工抵扣根据地的税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