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来晚的芒果火龙果

第143章 撤离太原(第3页)

 “拆的机械设备还是少了点,领头的技工不敢打包票一定能造出炮弹和子弹。”

 “等拆回来的设备组装起来后再试一试呗。”

 “延安已经同意我们放弃太原的建议。”

 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毕竟八路军自东渡黄河后,兵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比如129师在这半年时间内,兵力已经从8千多人猛然扩张至2万9千多人(有一个385旅留在了陕甘宁,后来新组建一个新385旅,区别于留在陕甘宁边区那个旅)。

 120师扩兵虽然受限于晋西北人口粮食都较少的瓶颈,兵力增长数量相对有限,但是也增加到2万人以上的兵力。

 然而即便如此,以太原周边的八路军兵力仍然有限,而且大量缴获的武器并不能因为交到原本拿着刀叉等冷兵器的士兵手里就能立即发挥作用的。

 恰恰相反,这次缴获的104门各式火炮,因为八路军总部的炮兵团会打炮的人实在太少,大部分炮只能先埋起来,等炮兵团从115师、120师和129师中抽调的步兵骨干学成、刚刚吸收的原晋绥军炮兵完成整肃后,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八路军的重机枪和轻机枪射手虽然少,不过要学起来好歹比火炮相对容易点,步枪兵么,多练几发子弹就能上手了。

 只是这都需要时间。

 如果把这些刚拿到新武器的指战员直接投入到与鬼子精锐部队的血拼中,那是相当不负责任的。

 “但是要把太原兵工厂的机器都破坏掉,实在有点舍不得啊。”

 毕竟是民国时代的4大兵工厂之一,光机器设备就超过6000台,如果能把这些机器都给八路军使用,那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呢!

 “存地亡人,人地皆亡;存人亡地,人地皆存,走吧,我们迟早会回来的;命令,把所有搬不走的设备全部浇上汽油,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