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灭大西之战(7)

 在汉中,张献忠正准备率部去兴安州。 

 在先秦时期,汉中地区先后归属褒国、庸国、蜀国,秦国,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国筑南郑城,此后就有了“南郑”的地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在秦岭南麓、米仓山北麓置汉中郡、设南郑县,郡治就在南郑。秦朝被义军推翻后,刘邦在南郑受封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一带。刘邦打败项羽后,建立了政权,朝号仍延“汉”字,取名“汉朝”。东汉末年,张鲁割据汉中,曾将“汉中郡”改名“汉宁郡”,曹操征服张鲁后,又改为汉中郡,蜀汉占据汉中后,仍设汉中郡。西晋灭蜀汉后,汉中地区分属梁州、益州。南北chao后期,汉中地区又分属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南郑县一度被改为“光义县”。隋朝将梁州、兴州、洋州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光义县”又复称“南郑县”,属梁州。唐朝初期,曾将汉川郡改为汉中郡,郡治在南郑,并沿置了顺政郡、洋川郡,到了天宝年间又改为梁州、兴州、洋州。兴元元年,唐德宗李适改梁州为兴元府,府治设在南郑县城,开创了中原王朝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五代十国、北宋、南宋时期基本沿置了兴元府、南郑县。元代将汉中设兴元路,并第一次把汉中地区隶属于陕西。进入明代后,改兴元府为汉中府,府治仍在南郑县城。 

 汉中城位于汉江北岸,是洪武三年(1370年)由知府费震在元代城池的基础上重修的,城周九里三分,高三丈,底厚二丈五尺,顶宽一丈五尺,开设有四门,东为朝阳门,南为望江门,西为振武门,北为拱辰门,每个城门上都建有城楼,不过当时的城墙为土城墙,城外也没有护城河。正德五年(1510年),汉中知府东周将城墙包以砖砌,并在城外开凿了深一丈八尺、宽十丈的护城河。进入崇祯年后,农民军虽数次进入汉中盆地作乱,但因汉中城池坚固,又驻有明军重兵,故很少被农民军攻陷。 

 十几天前,张可望(即孙可望)从西安回到了汉中。 

 张献忠得知da子兵已占领了潼关、榆林、绥德,明军也在进攻关中后,心想只要李自成同意守住关中,与自己背靠背地互相支持,那么张定国、张能奇率领的10万大西军与关中的几十万大顺军一定能打败进攻关中的da子兵、明军。自己只要守住米仓山、大巴山的各个通道,明军必然会因粮草不足,无功而返。只要挺过这一关,自己就能重整旗鼓了。可今后去哪里呢?四川可再也不敢去了,自己在四川的明军手里吃了不少苦头。可去关中的话,李自成肯定不会答应;去河西走廊的话,那里土地少,养不活自己的几十万人马。看来只有去河南,到了那里后,把河南再闹个天翻地覆,然后趁乱去南直隶,占领南京,彻底灭了大明,把长江以南地区占领了。他又想到,占领长江以南地区后,暂时与李自成以长江为界,自己去占领安南、柬埔寨、暹罗、缅甸、柔佛,等自己的实力足够后,再与李自成一决高下。他得意之余,就天天盯着利类斯送给他的地球仪看,设想着进攻安南、缅甸、暹罗的路径。 

 张献忠没高兴几天,任天行就向他报告,明军已占领沔县、宁羌州。 

 张献忠占领成都后,也建立了自己的侍卫机构——虎蹲营。虎蹲营除了护卫张献忠外,还有侦查的职能。侍卫由亲兵头目王强负责,侦查由任天行负责。张献忠来到汉中后,任天行就向各地派出了大量斥候。 

 任天行与李自成手下的胡名天一样,曾是江湖人士,后来投靠了张献忠,成了虎蹲营的副营总。这些斥候回来后,先把侦查到的情报告诉任天行。任天行将情报汇总后,再向张献忠汇报。 

 张献忠听了任天行的汇报后,一开始以为占领沔县、宁羌州的明军都是从广元来的,愤怒之下,心里把郝承裔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一遍,然后下令将带到汉中来的郝承裔家眷全部杀了。他本想也杀了张文秀的妻小,可想着张文秀有可能是被明军打败后暂时撤到略阳去了,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张献忠刚杀了郝承裔的家眷,任天行又向他报告,明军已占领了留坝、褒城县,而且被俘的大西军军官全部被砍了头。 

 这下,张献忠明白了,明军不仅沿着金牛道从四川来到了汉中,也沿着褒斜道从关中来到了汉中。明军既然能从褒斜道来汉中,那么关中的情况也不妙了,说不定李瞎子已被明军打败了,从潼关来的da子兵也被明军打败了,张定国、张能奇恐已遭不测,不然明军不可能置关中的大西军、大顺军、da子兵而不顾,直接翻越秦岭来到汉中。看来从关中来汉中的明军战斗力与从四川来汉中的明军战斗力一样强,各城池挖的深壕都没能挡住他们。明军竟然

还把被俘的大西军军官全杀了,看来即使自己投降了,他们也不会放过自己,那只有与明军对抗到底了。可汉中城的深壕能挡住明军吗? 

 张献忠想到这里,令人把汪兆龄叫了过来,问道:“汉中的深壕挖的怎么样了?” 

 汪兆龄哭丧着脸,答道:“禀皇上,我们正在没日没夜地挖。” 

 “我问的是挖好了没有?” 

 “皇上,我们才挖了十几天,还没挖成。” 

 张献忠一听,怒火万丈,朝汪兆龄吼道:“明军已兵临城下,你竟然说深壕还没挖成?我要你何用?”说完,张献忠朝殿外喊道:“来人。” 

 张献忠的话音刚落,侍卫头目王强就带了几个人走了进来。 

 张献忠对王强说道:“把汪兆龄拉出去砍了。” 

 王强就对身边的2个侍卫挥了挥手。 

 2个侍卫走上前,把跪在地上的汪兆龄拖了出去。 

 只听汪兆龄喊道:“皇上,我对你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你不能杀我呀。” 

 汪兆龄被拖出去后,很快就没了声音。 

 张献忠想着汉中城外围的深壕还没挖成,明军很容易突破汉中外围的防御阵地,一旦被明军围困在汉中城,自己必死无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明军包围汉中前,从城固、洋县突围到兴安盆地去。兴安州的大顺军听说李自成被明军打败后,肯定会欢迎自己进驻。等自己吞并了李瞎子在兴安州的部队后,自己的实力依然会很强,只要自己守住了秦岭、大巴山各关口,看你们能奈我何? 

 于是,张献忠把张可望、窦名望叫了过来。 

 窦名望,南直隶徽州人,原为明军庐州守将,其身材短小精悍,作战前喜嗜酒,撇下头盔冲入敌阵,极为勇猛。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进攻庐州时,他投降了张献忠,成了张献忠手下的心腹。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窦名望为皇城都指挥,也即为张献忠的御林军首领。张献忠下令屠成都时,就是他和张可望忠实地执行了“屠cheng令”。张献忠来到汉中后,窦名望为汉中城都指挥。 

 张可望、窦名望接受了转战兴安州的命令后,走了出去。 

 大西军刚想离开汉中城,任天行来到朝阳门,向张献忠报告,洋县、城固被从傥骆道、荔枝道过来的明军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