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灭大顺之战(26)

 李自成下令贺珍、王文耀、贺宏器、郭登先回防西安后,又派人赶往泾阳,令郑嘉栋增援富平、耀州;派人去商州,严令刘芳亮、张鼐、蓝应诚消灭冒进商洛山的明军;派人进入子午道,令马科采取一切手段,尽快肃清孙守法的游击队。 

 李自成的设想是实在守不住西安后,可以再次躲进商洛山,以待东山再起。如没法进入商洛山,就从子午道撤往汉中,与张献忠汇合,然后再合力突破明军在米仓山、大巴山的堵截,进入四川。 

 李自成下完命令后,心想袁宗第是怎么回事?同官都被明军占领了,也不派人回来报个信?于是又派人赶往同州,去问问袁宗第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自成的斥候得令后,赶往210里外的同州。斥候很快从同州回了西安,向李自成报告了三个坏消息。一个坏消息是1万多明军已从河津渡过黄河,占领了韩城、郃阳(今合阳)、澄城,袁宗第派了刘忠、谢君友增援白水、蒲城,派王进才夺回澄城,谁知明军击败了刘忠、谢君友、王进才后,顺势西进,占领了同官,并南下攻打同州。第二个坏消息是明军已攻克了被da子兵占领的潼关城,李守信、李守正率部撤离了华阴、华州,与刘宗敏、田见秀、李定国、艾能奇在大赤水河两岸夹攻da子兵。第三个坏消息是,一股从同官南下的明军占领了临潼后,又东进占领了渭南,似乎准备与来自潼关的明军一起合围在大赤水河两岸的大顺军、大西军、da子兵。 

 李自成听后,心想临潼距西岸只有50里左右,忙问斥候:“你确定占领临潼的明军没有西进?” 

 斥候说道:“皇上,他们要从临潼西进的话,恐怕现在已到西安城了。” 

 李自成想想也对,就让斥候离开了。 

 斥候走后,李自成在宫殿里渡着步,想着明军的战略。现在明军不仅从绥德、延安、商南来到了关中,也从韩城、潼关来到了关中。明军在澄城、白水、蒲城能击败袁宗第,那么袁宗第在同州必定也会被明军打败。一旦袁宗第在同州战败,必渡渭河与刘宗敏汇合,到时他们与李定国、艾能奇的部队联合后,能歼灭多铎率领的da子兵吗?能顺便夺回渭南城、临潼城吗?能挡住从潼关、同州西进的明军吗?如刘宗敏、田见秀、袁宗第、李定国、艾能奇挡不住西进的明军,那么占领陇西、秦川、凤翔的明军必定会东进,在西安城会师...... 

 李自成正在想着时,他派往镇安的传令兵也回来了。传令兵向李自成报告,贺珍已去增援商州,明军已进入了兴安盆地,留守在镇安的贺宏器及驻扎在石泉的王文耀已没法回防西安了。 

 李自成听了传令兵的汇报后,心想明军来得可真快,竟然已进入了兴安盆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一定是汉中盆地。一旦在兴安的黎玉田、高汝利、王文耀挡不住明军,或汉中的张献忠挡不住明军,明军必会翻越终南山,进攻关中。自己与其在西安等死,还不如早点去商洛山,利用自己在商洛山建立的众多寨堡与明军对峙。明军、da子兵到了西安后,为了争夺西安,必定大打出手,到时我再出山,坐收渔翁之利。 

 想到这里,李自成忙派人去耀州、同州、潼关,令郑嘉栋赶回西安,令袁宗第渡过渭河,与在大赤水河的刘宗敏汇合后,从少华山进入商洛山。派人去子午谷,令马科放弃子午谷,立即转进商洛山。令驻守鄠县的田虎做好准备,随时与自己撤往商洛山。 

 李自成的传令兵离开西安后,驻守乾州的左光先派人来西安,向李自成报告,一股400人的明军已突破了穆陵关,正向乾州而来。 

 左光先,陕西榆林人,崇祯元年(1628年)任宣府深井堡守备,崇祯二年(1629年)任延绥镇火器教练,后追随洪承畴围剿农民军,由游击累升至固原总兵。崇祯十二年(1639年)随洪承畴到辽东,与满清进行战斗。崇祯十三年(16si0年)因得罪洪承畴,被遣归,由白广恩代之,此后闲赋在家。崇祯十六年(16si3年)冬,李自成占领陕西后,他听说白广恩投降了李自成,也前往西安,投奔了李自成,被授总兵。崇祯十七年(16si4年)初,随李自成东进,进入了北京城,并参与了山海关之战。李自成退出北京后,他与谷可成殿后,在与清军的战斗中,谷可成战死,左光先摔断了腿,被李过救回。左光先回到西安,养好腿后,奉命驻守西安的西北门户——乾州。 

 进攻穆陵关的明军是刘雯的警卫营。 

 江天一从庆阳城南下,攻克泾州(今泾川)、灵台,直扑凤翔城时,刘雯率部从庆阳城沿着马莲河南下,攻克了宁州(今宁县)、邠州(今彬县)、永寿后,来到了穆陵关。 

穆陵关位于永寿县县城(今永寿县永平镇)东南5公里的穆棱山(今称牟家山)、蔡家山之间的沟谷中,这里地势险要,是从永寿去往西安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嘉祐四年 (1059年) 在这里筑城堡,称为“穆棱关”。此后金代、元代均在此驻兵,进入明代后,还在穆棱关设有驿站。李自成占领陕西后,也在穆陵关驻扎了500名兵丁。 

 驻守穆陵关的大顺军士兵见明军来势凶猛,赶紧逃到了乾州(今乾县)。 

 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去世后,合葬在梁山上,称为“乾陵”。唐文明元年(684年)在梁山地设立奉天县,以奉乾陵。唐乾宁二年(895年),以奉天县置乾州,领奉天一县。北宋时期曾一度废弃乾州,金代、元代复置乾州。明洪武初年乾州领三县,到了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乾州领永寿、武功二县。唐代的乾州城有内城、罗城,内城城周五里,罗城城周十里,城墙高二丈七尺,底厚一丈二尺,顶宽七尺,城墙外有深二丈。宽三丈的护城河。进入元代后,城池倒塌,就在罗城的基础上重建城墙。进入明代后,万历二年(1574年)知州李维祐将城墙包砌砖块。万历二十年(1592年),知州贾一敬在护城河外再筑一道城墙,这样乾州城就有了内、外二道城墙。崇祯五年(1632年)一场秋雨将城墙冲塌,知州杨殿元重新建筑城墙。乾州城有6座城门,东城墙有大东门(迎阳门)、小东门,西城墙有大西门(宝登门)、小西门,南门为延熏门,北门为拱斗门。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围攻乾州,因宋企郊投降了李自成,故乾州未遭tu城。崇祯十六年(16si4年)冬,李自成占领西安后,顺势占领了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