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决战山西(7)(第2页)

 巴哈纳就来到营帐外,登高望去,只见明军已把自己团团围住了,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分成很多纵队,每个纵队站成4派,整齐地向向泽州城合围。他忙下令别再围城了,全力对付明军。 

 可清军在京卫军的火力面前很快就崩溃了,开始四处逃跑,但他们跑得再快,也跑不过京卫军的炮弹、子弹。 

 一个时辰后,巴哈纳率领的清军被全歼,巴哈纳也被击毙了。 

 年超富来到了泽州城西大门外的沁阳桥。 

 泽州城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北宋赵匡胤征后周大将李筠时,李筠固守泽州城,城破时举火自尽,城池被焚毁。此后泽州城屡有重建,但都很简陋,城墙均为土城墙。进入明代后,洪武十四年(1381年)知州张规将城墙包以砖砌,城周九里三十步,城墙高三丈五尺,厚四丈,开设有东、南、西三门,东为“迎辉门”,南为“挹熏门”,西为“霁景门”。隆庆四年(1570年),知州顾显仁增修北门瞻翠门,并将东门改称朝阳门,南门改称迎秀门,西门改称利济门。崇祯十二年(1639年)知州张天维重修城墙。城墙外有宽、深各为二丈的护城河。护城河河水来自于城西的白水河,沁阳桥就位于白水河上,是泽州通往阳城、沁水的必经之路。 

 沁阳桥始建于金代,是座石拱桥,主拱净跨六丈四尺,拱高二丈七尺,拱厚三尺,拱的两侧雕刻着各种兽面、海马、龙等。历史上,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将沁阳桥改名为“景德桥”,“景德桥”是继赵州桥之后我国现存的历史悠久的古代珍贵桥梁之一。 

 守在城内的袁承志突然见到围城的清军遭到攻击后,起先也以为是援军来了,后来才发现是明军在进攻清军。当清军全力对付明军时,他很想率部出城反击清军,但怕遭到明军的炮击,因此没有出城。当见到2万余清军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下连一个时辰都没挺住,心想我能顶住巴哈纳一个多月的进攻,如明军要攻城的话,我能顶多久? 

 袁承志正为自己担忧时,见到明军的一个将领只身走向沁阳桥,赶紧来到了西门利济门的城楼。 

 年超富走过沁阳桥后,来到护城河边,朝城门喊道:“我是大明京卫军军长年超富,请袁承志将军前来说话。” 

 袁承志心想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就大声说道:“我就是袁承志,你想和我说什么?” 

 “我们义兴帝念你是袁崇焕之后,令我来劝你回来。” 

 “我和你们大明有杀父之仇,怎么可能再帮大明。” 

 “太上皇已知道冤杀了你父亲,义兴帝也为你父亲平反了,追封他为“襄愍公”。如你有啥怨恨之处,你可以去苏州找太上皇。” 

 “他当初不问青红皂白,将我父亲千刀万剐,现在为了劝我投降,就假心假意为我父亲平反,我有这么傻吗?” 

 “早在去年五月,朝廷就给你父亲平反了,并不是现在才给你父亲平反。” 

 袁承志听后,想了一下,问道:“你们怎么来山西了?” 

 “我们一路从山东杀到了这里。” 

 “沿途的da子都被你们杀光了?” 

 “是的。我们还有几支部队已杀到了太原。” 

 “你们在进攻太原?” 

 “我们暂时没有进攻太原城,相反,我们还帮陈永福攻击围城的清军。不过,等灭了太原地区的清兵后,如陈永福不愿投降,那我们只能攻城了。” 

 “你们还要去哪里?” 

 “我们还要去陕西。” 

 “你们想灭了大顺朝?” 

 “北部,我们已占领了漠南、漠北,西部我们已占领了河西走廊,东部除了我们外,还有多支部队将从商洛山、潼关进军陕西,南部我们也有多支部队将在击败张自忠后进入汉中,届时李自成将无路可逃。我们不仅要灭了大顺朝,还将灭了大清朝、大西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