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决战山西(2)

 叶臣见吴三桂、张存仁退回了太原,对他俩大发雷霆。等吴三桂把缘由说清楚后,叶臣心想也对,从固关、娘子关过来的明军都是步军,自己的骑兵在山区与持有远程武器的明军战斗,确实占不了便宜,于是令吴三桂、张存仁在30里外的太原县(今晋源区)的汾河两岸摆开阵势,准备迎战从寿阳过来的明军。 

 太原县城在战国时期称为“晋阳城”,赵、韩、魏三家分晋后,晋阳城为赵国的都城。秦、汉、西晋时,“晋阳城”为太原郡治。十六国时期,“晋阳城”为前赵、后赵、后燕的州治或国都,南北朝的北齐曾将“晋阳城”作为别都。隋、唐时,“晋阳城”又成为了太原郡治、太原府治。宋朝时,北汉降宋,宋太宗赵光义厌恶晋阳人曾负隅顽抗,就将太原县改称“平晋县”,并下令将晋阳城焚毁,在晋阳故城北(今太原小店区一带)新筑平晋县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将平晋县城东北10余里的唐明镇扩建为“并州州城”。到了金代,又升并州为太原府,阳曲县治移入府城。元代又复置太原县,隶属太原路。到了明代后,沿置太原县,隶属太原府,不久太原县城被洪水冲毁,又在汾河以西的晋阳故城遗址上重建了太原县城。 

 2天后,李率泰的五弟巴颜带着5千人马来到了太原。 

 李率泰离开北京时,手下有15000名满八旗骑兵,5000名汉八旗步军。他先到天津,再到山东,又转到了河南,沿途降服了2万多名大顺军,因此他率部从滏口陉进入山西时,手下有4万人马。他到了潞安城后,发现城内的大顺军都跑了,就准备在城内补充粮草,谁知粮食还没抢到多少,跑了的大顺军又跑回来了。 

 原来,驻守潞安城的大顺军刘忠部见有4万清军来攻后,吓得一枪不发就逃离了潞安城。等到刘忠遇到田虎,才知道大顺军准备发起怀庆战役。他怕跑回西安后会被李自成砍头,不得不返回,进攻潞安城。 

 李率泰与刘忠在潞安城激战5天后,发现大顺军的援军来了。来增援刘忠的正是郭升。李率泰心想自己的任务是增援太原,城内也没多少粮食,没必要与大顺军在潞安城纠缠下去,就趁黑夜突围,再翻越太岳山,赶往太原。他率部过了榆社的将水(今称涂河、涂水河)谷地后,令五弟巴颜率5千人马先赶往太原,自己留下阻击后面追击的郭升。 

 叶臣听说李率泰到了4万人马过来增援后,忙问巴颜:“你们带了多少粮食过来?” 

 巴颜告诉叶臣:“我们本想在潞安城补充粮草,谁知大顺军跑回来进攻潞安城了,我们为了增援太原,就没敢在潞安城与大顺军纠缠。” 

 叶臣听了也明白了,李率泰没带多少粮食过来。尽管进攻太原城的人马增加了4万,可粮食更紧张了。现在榆次城内存放了不少抢来的粮食,就让巴颜派1千人马去协防榆次城,其余的4千人加入了围攻太原的战斗。 

 巴颜带着4千人来到了太原城南城墙,见围城的清军都离护城河远远的,心想这是攻城战吗?就问刘之源:“你们干嘛离城这么远?” 

 刘之源是满洲包衣出身,隶汉军镶黄旗。崇祯十三年随皇太极攻锦州,崇祯十四年随多尔衮围松山,崇祯十五年随济尔哈朗围塔山,领汉军镶黄旗固山额真。崇祯十六年随济尔哈朗攻克广宁中后所,去年随多尔衮入关后,跟着叶臣入山西进攻太原。他手下原本有1000名火铳手,600名炮兵,大将军炮60门,佛朗机炮60门,可攻城几个月后,火铳手损失了一半,大将军炮全部被毁,只剩下了十几门小炮。刘之源见巴颜问自己为啥离城这么远,就反问道:“你有红衣大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