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活捉多尔衮(9)


 北京内城的汉人刚刚搬迁到南城,清军保定总督赖慕布率3万人马赶回了北京城。 

 赖幕布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三子,也叫赖其布,生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自15岁起就开始为后金、清朝征战,崇祯七年(1634年)授牛录章京,崇祯十二年(1639年)任议政大臣,崇祯十五年(16si2年)参加松锦会战,攻陷了明军驻守的杏山,接着又攻取了明军宁远城北的中卫所、前屯卫和中前所。皇太极前来奖赏时,清军主将阿济格竟然回了盛京(即沈阳),这令皇太极十分不悦。由于赖幕布的母亲是庶妃西林觉罗氏,皇太极又不便于惩治阿济格,就将赖幕布做了替罪羊,解其议政大臣职务。多尔衮摄政后,又开始重用赖幕布,入关占领保定后,授赖幕布为保定总督,看护北京的南大门。 

 赖幕布刚刚进入北京城,明军就包围了北京城。 

 接着苏克萨哈又告诉多尔衮,从河间府传来山东的消息,兖州、济南已被明军占领,明军已在北上。多尔衮见驻守兖州、济南、宛平、大兴、良乡的清军这么不经打,能不大发雷霆吗? 

 多尔衮发了一通火后,心想山东的明军北上后,希望河间府、真定府的清军能挡住明军,为叶臣、阿济格、多铎返回北京争取时间,不过在此之前,北京城的清军不得不孤军作战了。 

 陶红、于七、杨大业、皮洙、刘忠嗣、王继超率部包围北京城后,就联名给南京方面和刘文炳发了电报,询问是否可对北京城发起总攻了。当他们收到回电后,他们才知道前线总指挥已换成了袁时中。袁时中在电报中还任命于七为北京战役总指挥。 

 袁时中之所以任命于七为北京战役总指挥,是考虑到他的文化程度最高,崇祯二年(1629年)就中了秀才,崇祯三年(1630年)又考中了武举人。当然于七的任命也是袁时中与史可法、刘云龙、刘文炳商量后,报南京兵部同意的。对此任命,陶红、杨大业、皮洙、刘忠嗣、王继超也不会反对,都表示坚决服从于七的指挥。 

 于七收到袁时中的电报后,就把总指挥部设在了朝阳门外五里远的伍木匠的那栋屋子里。 

 于七指着袁时中的电报,对大家说道:“现在北京城墙上有清军抓来的汉人百姓,袁总还不许我们开炮,你们有啥好的建议?” 

 杨大业问从石景山赶过来的董懿:“董队长,公子殿下当年挖的地道还能用吗?” 

 董懿说道:“我们走的时候,并没有破坏这一段地道,只是在地道口埋下了地雷。” 

 杨大业听后明白了,从伍木匠的屋子到城内铸锅巷、驴市胡同的地道还能用,不过需要排雷。看来这个任务也只有董懿来完成了,换别人进地道的话,要探雷、排雷,会花不少时间,搞得不好触发了地雷,还会把地道给毁了。 

 谁知陶红听后,说道:“在我们发起总攻前,地道暂时不能用。” 

 董懿问道:“为啥?” 

 陶红说道:“城内不是已经送出消息来了吗?铸锅巷、驴市胡同的地道出口已经进驻了清军镶白旗的人,你的人通过地道进了北京城,清军必会倾全力进攻你们,一旦你们守不住铸锅巷、驴市胡同的那二栋屋子,清军就会炸毁地道口。” 

 于七听后就对董懿说道:“嗯,你们暂时别进入地道,等我们想办法把清军镶白旗的主力引开后,再进入地道。” 

 董懿说道:“是。可你们光靠开枪进攻也不行呀,会误伤百姓的。” 

 陶红说道:“汉人百姓不是都被清军迁移到南城了吗,我们就对内城的清军进行打击。” 

 于七问道:“不开炮,你怎么打击?” 

 “有办法,我们从空中打击。” 

 “用热气球吗?” 

 “风向有利的话,是可以用热气球,但不保险。我们有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