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收复山东(5)(第2页)

 军官说道:“他叫林汝达,自称曾是刘孔和的部下。” 

 去年,长山县的刘孔和得知李自成东进后,就散尽家财,招募了3千乡勇北上勤王,后来得知京城已陷落后,就率军南下,被刘泽清收拢。后来因不满刘泽清的怯战行为,抱怨了几句,惹恼了刘泽清,被他杀害。 

 陶大鹏一听,忙说道:“请他过来。” 

 一会儿,军官带着一个穿着土布衣服的汉子过来了,他的手中还提着几个清兵的头颅。那人来到陶大鹏面前后,刚想跪下,就被陶大鹏拦住了,然后问道:“你是刘孔和的部下?” 

 林汝达说道:“是的。” 

 “你怎么跑回来的?” 

 “报告将军,刘泽清杀了刘孔和后,我不愿跟着他,就带领几个弟兄偷偷跑回了老家。本想继续和贼寇干,谁知da子来后,贼寇跑了,我们也不愿投降da子,就以三台山为基地,袭击da子。” 

 “那你怎么来黉山了?” 

 “我们也经常来黉山一带打游击。前几天听说你们要进攻黉山,我就带人又来到了这里,趁机劫了他们的辎重队,刚刚还杀了遏必隆。” 

 “什么,遏必隆被你杀了?” 

 “嗯。”说完,林汝达指着手中的一个头颅,说道:“就是他。” 

 陶大鹏向他敬了个军礼后,说道:“好样的。想跟我们去济南吗?” 

 “想。” 

 “那就带着你的人,跟我们去济南。” 

 陶大鹏率泰山军中路军越过三台山,直扑济南,从南部包围了济南城。 

 济南城也称历城,城墙始建于北宋,当时为土城墙。进入明代后,洪武四年(1371年),将原土城墙外包砖石。城墙总长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上部宽达三丈。济南城开设有4个城门,东曰齐川,南曰历山,西曰泺源,北曰汇波,其中北门为水城门,通过水路可通大清河。 

 遏必隆、索尼被消灭后,清军在济南府几乎没多少兵力了,济南城的驻军也只有2千人,而且还大多是先降大顺,后降大清的原明军。济南城的清军见自己被包围后,知道顽抗下去绝没有好下场,就将清军山东巡抚方大猷绑了起来,然后宣布反正。 

 陶大鹏审讯完方大猷后,令人砍了方大猷,然后将他的头颅挂在了东城门上。 

 泰山军占领济南后,陶大鹏、董云庆听说朱成矩理了光头后,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也带头理了光头。然后,陶大鹏率部北上直扑德州,董云庆率部北上直扑乐陵。 

 原德州知州吴征文曾协助史可法、黄希宪拦截过阿巴泰,郭升率大顺军南下,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八占领德州后,吴征文投降了大顺。后来被“济王”朱帅钦的手下谢陛、陈钟英、李浃所杀。李率泰来到山东后,谢陛第一个打开了城门,“济王”朱帅钦也投降了清军。清军占领德州后,任命吴征文的外甥李大升为德州知州。 

 清军还在德州城东圈了很大一块地作为骑兵的牧场,原先的汉人农民成了满人的奴隶,因此德州城的汉人、满人之间的矛盾极为尖锐,汉人经常反抗,而清军为了威慑汉人,常常把攻击满人的村庄屠sha殆尽,但即使如此,德州百姓依然没有屈服。豪格率清军南下后,驻德州的大部分清军随豪格去了南直隶,只有少部分清军和他们的家属还留在德州。由于满人实行的是全民皆兵,因此他们家属中的15岁以上的男丁就是候补兵员。德州清军主力南下后,留下来的清军及他们的家属继续残酷镇ya德州百姓的反抗活动。 

 德州的清军及他们的家属见明军来进攻后,全部出动朝泰山军扑来。这些清军对付德州百姓很是威风,但遇到泰山军就简直是鸡蛋碰石头,被泰山军一阵冲锋,就全军覆没了。 

 陶大鹏率部进入德州城后,德州百姓听说是当年打败阿巴泰的南直隶明军来了,纷纷涌到街头,欢迎泰山军。 

 泰山军占领德州后,将降清的李大升、谢陞砍了头。 

 谢陞,万历

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曾先后任三河、遵化、雄县、滑县知县,天启年间任吏部文选司郎中。崇祯二年(1629年)任太卜寺卿,崇祯四年(1630年)任吏部左侍郎,不久到南京任吏部尚书。崇祯七年(1634年)在温体仁的举荐下到北京任吏部尚书,三年后因与温体仁举荐“阉党”霍维华,被罢官。崇祯十二年(1639年)再次被启用,任吏部尚书。崇祯十三年(16si0年)任礼部尚书,拜东阁大学士,与陈演一起跻身内阁。崇祯十五年(1642年)因批评朱由检,遭削籍处分,回家养老。大顺军来后,他鼓动陈钟英、李浃杀了降清的吴征文,可清军来后他第一个投降。去年八月,被清廷召进京,与冯铨、洪承畴共理机务。九月他已年老为由,回到德州。 

 谢陞被杀后,他的儿子谢重光、谢重辉及他的弟弟谢陛全家也被抓,后来被送到纽泽兰岛种地。 

 陶大鹏占领德州后,下令不得伤害城内、城外的满人妇孺,违者杀无赦。几年后,留在德州的满族人为了感谢陶大鹏对他们的保护,捐款给他建了个庙。 

 陶大鹏占领德州时,董云庆也率部占领了乐陵。 

 乐陵是武定州属下的县,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黄希宪、刘云龙、包可弘率明军在徒骇河拦截阿巴泰时,乐陵的军民还出过力。后来,乐陵的明军降了大顺,又降大清。他们听说是泰山军来后,也没有做任何抵抗,就选择了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