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决战前夕(1)(第2页)
进攻合川的大西军本想几万人马围攻只有数千明军据守的合川城应该很轻松,谁知他们还没包围合川城,就遭到了停泊在嘉陵江里的郑森率领的三艘舰船的炮击。大西军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才知道他们已不可能夺取合川城了,不得不撤退。
大西军撤走后,郑森率舰船沿着涪江西进,准备占领遂宁县城。
涪江发源于松潘地区的岷山主峰雪宝峰,自源头流出后一直朝东南方向流,到了龙安(今平武县)境内后,改向南流,过江油关后,进入绵州(今绵阳)后,就进入了平原地区,改向东南方向流,经潼川(今三台县)、射洪、遂宁,在合川汇入嘉陵江,全长约700公
里。涪江自龙安城至绵州(今绵阳)可通航50-100吨级穿破,自绵州(今绵阳)以下可以通航300吨级船队。
在重庆城西北60里的青木关,白文选亲率3万人马进攻关口,可攻了几天,在伤亡了近万人后,明军在青木关的阵地依然巍然不动。白文选明白了,即使自己带来的3万人全部战死,也没法夺取青木关。无奈之下,他不得不下令撤退。
驻守青木关的明军将领王祥望着山下正在撤退的大西军,赶紧派亲兵去重庆报捷。
在宜宾货市场(今合什镇)西13公里的桅杆坳,樊星炜正在接见樊一蘅的使者。
樊一蘅的父亲叫樊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初授句容县令,后任湖广常德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40岁的樊垣因推行新政得罪巡抚、巡按,就辞官归故里货市场(今合什镇),后受聘为叙州(即宜宾)蟠龙书院山长。樊垣去世后,樊一蘅也在蟠龙书院教过书。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樊一蘅考中进士后,才离开蟠龙书院去做官。
樊星炜是樊一蘅的族人,樊一蘅在蟠龙书院教书时,樊星炜就在书院读书,因此他也是樊一蘅的弟子。张献忠入川后,杀了樊一蘅全家及族人近百人。樊星炜逃出货市场后,来到了桅杆坳。桅杆坳距宜宾130里,距犍为县50里,四周都是崇山峻岭,是个易守难攻之地。樊星炜在这里招募乡勇,对抗大西军。张献忠数次派人劝降,樊星炜却誓死不降。
樊星炜听说老师已率部光复了宜宾、泸州、江津、重庆后,忙对使者说道:“我马上召集人马跟你去宜宾。”
使者对樊星炜说道:“你不必去宜宾,直接去犍为县。”
“我才1千多人,去进攻犍为县县城?”
“我们已在反攻张献忠了,哪会让你独自进攻犍为县县城?”
“好。我去犍为县。”
在樊星炜下山时,杨展正率明军沿着岷江而上,准备进攻犍为县城,然后直趋嘉定州城(今乐山市)。在80里外的自贡,王于藩正率明军沿着威远河而上,准备拿下威远县城后,进逼容县,然后从东边围攻嘉定州。
杨展、王于藩占领嘉定州城的目的是迫使张献忠分不出更多的兵力进攻重庆,也为今后反攻成都创造条件。
在宜宾东南120里的仁和寨,尹长祥在接见文渊阁大学士、川陕副总督王应熊的使者。
尹长祥是宜宾“叙府尹长发升大曲烧房”大掌柜尹伸的第二个儿子,也是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进士。。
尹伸,宜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初授承天府(今湖北钟祥)推官,后任南京兵部郎中、陕西西安府知府、陕西督学佥事、苏州巡抚副使,因为人耿直性刚,被罢官居家。天启年间起任贵州威清道参政、湖广按察使,赞画军前,因得罪了贵州巡抚傅宗龙,又被夺官。崇祯六年再次起用,任云南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因高迎祥在河南境内作乱,以“失御流寇”罢官,归里,此后一直没被朝廷起用。尹伸回归故里后,就继承了家业“叙府尹长发升大曲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