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清线港(第2页)

 刀那辛从儿子那里知道,大华公司在勐腊有盐厂,他看到船上果真装满了盐、茶叶后,心想今后能从天国买到便宜的盐、茶叶了。他考虑到自己家族被缅甸人欺压了这么多年,尽管现在儿子带兵去了景迈,可兵力总没有缅甸多,万一今后缅甸再次进攻兰纳国的话,自己能应付吗? 

 于是,刀那辛试探地问况洪:“你的这些卫兵能留在清线吗?” 

 况洪说道:“土司大人,我这些兵不能留在这里。不过,黔国公已在考虑向这里派兵进驻。” 

 “那太好了,今后再也不怕缅甸人了。朝廷啥时候给我补发印信?” 

 刀那辛说的“印信”是指“八百媳妇宣慰司”的印信。 

 况洪听后说道:“这个,你得亲自去昆明向朝廷申请。” 

 “行,等境内局势平稳后,我就去昆明。” 

 “为了方便我们经常来这里,需要建个码头。” 

 “好说,你看中江边哪个地方,我就派人按你的要求建码头。” 

 “那费用呢?” 

 “我的兵都是你们训练的,我好意思问你们要钱吗?我建好码头后,给你三成股份。” 

 “你这样贿赂我,不是要害死我吗?你的三成股份要给大华公司。” 

 “听你的,给大华公司三成股份。不过,你们能每月给我低价供应1万斤盐、200斤茶叶吗?” 

 在兰纳国,盐价普遍在每斤60-80文。刀那辛听儿子说,大华公司“熬”的盐,每斤盐的成本只要6文钱。刀那辛的打算是,即使况洪以每斤盐20文的价格卖给自己,自己再以每斤盐40-60文的价格出售,利润也能翻倍。自己从况洪那里拿到低价茶叶后,再高价出售,也能赚不少钱。再说,码头建好后,来往的商人多了,自己可从商人那里抽取更多的货物税,何乐不为呢?因此他主动提出为大华公司在清线建码头。 

 况洪听后,说道:“没问题,我们每月以每斤盐18文的价格,给你供应

1万斤盐;以每斤茶叶200文的价格,给你供应200斤普通茶叶。” 

 谈完条件后,刀那辛就陪着况洪踏勘江边地形,选定地址后,刀那辛开始组织人力建码头。 

 此时,缅甸任命的景迈王南达巴尼正带着残兵逃往曼邦木(今泰国夜丰颂地区)。 

 崇祯元年(1628年),缅甸王阿那毕隆被儿子弑杀后,阿那毕隆的弟弟回国争夺王位,缅甸任命的兰纳王(也称景迈王)阿南侯(也称阿难侯,管辖地域相当于今泰国难府)趁机占领了景迈附近的芳县,宣布脱离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