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大闹北京城(8)(第3页)

 “昨晚,明军游击队偷袭了左安门,打死打伤了60多人。” 

 锡翰心想,能一下子打死打伤60多人,那偷袭着至少有数百人,忙说道:“我们马上就过去。” 

 左安门位于崇文门南约3.5公里,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与北京外城同时建造。它由城门、瓮城、箭楼组成。城门面阔三间,通宽16 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 

 左安门与内城门不同,它的四周曾都是田野,种植着庄稼、蔬菜,河边长满着芦苇。清军入关后把这些田地都改成了牧地,放养着驻左安门清军的马匹。 

 锡翰、骆养性来到左安门后,看到何洛会也来了。 

 驻左安门的清军头目向何洛会、锡翰、骆养性汇报道:“今天凌晨城门外突然来了五六个人,一阵乱枪打死了10多个在城门上值守的士兵。我组织反击时,又被他们打死打伤了30多人。” 

 何洛会问道:“才来了五六个人?” 

 “是的,他们的枪支很特殊,枪法又很准。” 

 “昨晚好像没听到枪声呀?” 

 “他们开的枪,与我们的火铳不一样,几乎没枪声。” 

 “有没枪声的枪?” 

“我也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枪,我们在城楼上捡了几颗铜弹头,城外的野地里还捡到几十颗黄灿灿的铜壳。”说完,清军头目就将弹头、铜壳呈给何洛会看。 

 何洛会接过弹头,一看是他从没见过的弹头,它们不像铅弹是球形的、灰黑色的,而是带尖头的黄色锥形子弹,弹头因受到冲击有点钝了。他把弹头放在手里掂了一掂,觉得重量确实没铅弹重,但好像又比纯铜重一些。何洛会把子弹头递给锡翰、骆养性后,又端详起了手中的铜壳,这个铜壳是个空心的圆筒,筒身光滑铮亮,尾部有个显眼的小孔,头部略微内缩,直径比筒身要小一些。 

 何洛会看完后也不知道这个铜壳是派什么用场的,就把它们递给了锡翰、骆养性看,然后问清军头目:“没抓住他们吗?” 

 “他们打了一会儿都逃离了,我忙派人出城门去追,又被他们打死打伤20多人。黑咕隆咚的,我怕他们在半途设伏,就没敢继续追下去。” 

 边上的骆养性问道:“他们在什么地方开枪的?” 

 “就在我们捡到铜壳的地方。” 

 何洛会、锡翰、骆养性就随清军头目来到城外捡到铜壳的地方,仔细搜索了一下,又发现了几个铜壳。 

 骆养性目测了一下,这个地方距城门约70米远,在城门守军弓箭的射程之外。他又拿起捡到的铜壳看了一下,觉得头部的圆孔直径与子弹头的直径差不多大,就试着把子弹头往铜壳里塞,发现还真能塞进去,但塞到一半就塞不进去了。 

 大家看到骆养性的动作后明白了,这个铜壳和子弹头一定有某种关系,但就是想不通究竟是什么关系。 

 锡翰说道:“会不会是我们在城内加强了防范,明军游击队跑到城外来了?” 

 何洛会说道:“有可能。骆大人,你看呢?” 

 正在沉思着的骆养性听到何洛会问他,也说道:“很有可能。” 

 何洛会就说道:“看来我们驻守外城门的守军得加强防备了。” 

 锡翰说道:“何大人、骆大人,我们去宫内向摄政王禀报情况吧。” 

 骆养性听后说道:“你们去宫内吧,我去灯市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