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郑芝龙西进(2)


 在郑芝龙眼里,没有贸易支撑的远航是没有前途的,正像当年的郑和,劳民伤财七下西洋,表面上展现了大明的荣耀和威严,却没有为大明挣得一片土地。这次自己下西洋,必须要为大明夺得一片天地。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响亮的口号:“到印度洋去,重走郑和航线”、“到印度洋去,把大明的商品卖出去”、“到印度洋去,为大明开拓更多的地盘”、“到印度洋去,与铁血军一比高低”、“到印度洋去,开采更多的金矿银矿。” 

 郑芝龙亲率“明和号”、“明宁号”、“明康号”、“明安号”、“明远号”和其它舰船离开厦门,直下南洋。郑芝龙的5艘“明”字号舰船也装备了“导航振荡器”,有了它舰船不会触礁,有了六分仪,舰船不会迷路,有了电台,他能及时了解各船的位置,掌握各舰船的动态。 

 到了淡马锡岛后,郑芝龙没有走马六甲海峡,而是走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 

 巽他海峡长约120公里,宽在22-110公里,水深50-80米,最大深度1080米。舰队进入巽他海峡后不久,导航振荡器发出警报,前方有大型暗礁。舰队避开这个暗礁后,发现海面上冒着热气腾腾的蒸汽。一个水手告诉郑芝龙,这个暗礁其实是个火山,叫“ 喀拉喀托火山”,因它是海底的一座活火山,因此海面上会有热气上冒。 

 历史上, 喀拉喀托火山多次喷发,火山口冒出海面。1883年发生了一次大喷发,喷出的岩浆将原有岛屿摧毁了三分之二,火山灰直达80多千米的高空,长时间飘荡全球,使此后整整一年在地平线上的日照呈现奇妙的红晖。火山爆发时,3500千米以外可闻爆炸声,而80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布满了下落的火山灰。火山爆发时强烈的气流甚至摧毁了1300千米以外位于马来半岛吉兰丹与丁加奴两州的部分森林。这次火山爆发还引起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海浪高达30-40米,摧毁了附近许多城镇和村庄,死亡3万多人。1928年火山口湖中冒出一座新山峰,被命名为阿纳喀拉喀托。此后,在1935年、1941年又多次喷发。50-70年代仍有喷发活动,平时多冒蒸气。70年代起,供旅游、体育及科研工作者登山观察。2018年12月22号晚上9点刚过,喀拉喀托火山再次发生大喷发,引起了严重海啸,死亡429人,超过1400人受伤。 

 过了巽他海峡后,郑芝龙令施琅去占领圣诞岛,宣示主权。 

 圣诞岛位于爪哇岛南360公里,是个呈“人”字形的岛屿,长约22公里,宽约8公里,面积约135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361米,是个无人居住的荒岛,不过它与大洋洲的瑙鲁岛一样,岛上也有丰富的鸟粪矿。崇祯十六年,英国人威廉·迈纳斯在圣诞前夜发现了这个岛屿,就把它命名为“圣诞岛”,不过他未能成功登陆该岛。历史上,英国人与1888年占领该岛,并在岛上开采鸟粪矿。1958年英国将圣诞岛割让给澳大利亚后,圣诞岛的鸟粪矿成了澳大利亚最大的磷矿。 

 施琅去占领圣诞岛时,郑芝龙率其余几艘舰船来到了“基林群岛(keeling islands)”。 

 基林群岛又称“科科斯群岛(Cocos islands)”,距爪哇岛约1130公里,由27个珊瑚岛组成,岛屿面积约14.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只有6米,最大的岛屿维斯特岛长10公里,是无人居住的荒岛。1609年,英国人威廉·基林发现了该群岛,就把它命名为“基林群岛”,但由于该岛是荒岛,英国人也没有占领该群岛。历史上,1826年英国黑尔携同其马来亚血统的妻妾、奴隶等定居于此,岛上才有人居住。1857年,英国宣布其为属地,1903年划归海峡殖民地。1955年,英国人将其转归澳大利亚。 

 郑芝龙在基林群岛的主岛维斯特岛上插上木牌,宣示主权后,率舰船向西航行了2700多公里,来到了“张骞岛”(即迪戈加西亚岛),在“张骞岛”补充了淡水后,又航行了1900多公里到达“苏武岛”(即塞舌尔群岛的主岛马埃岛),经马约特岛到达了莫桑比克岛。 

 葡萄牙总督里贝鲁见到大明又来了5艘舰船,心想尽管这5艘舰船不是铁甲舰,但就凭这5艘木质舰船,即使葡萄牙所有的舰船都来围攻,也会被它们一一击沉到海底。 

 很快,郑芝龙的5艘舰船来到了“宇西港”,与仝麟颉、魏元臻、成尚汇合。 

 郑芝龙的仁、义、礼、智、信五大海上商团把大明的瓷器、铁器(铁锹、铁镐、铁锅、榔头、斧子、砍刀

、菜刀、铁钉)、不锈钢刀、钢针、锯条、箭头、自行车、棉布、染布、花布、丝绸、衣服、裤子、鞋子、帽子、铜器、锡器、蜡烛、肥皂、火柴、打火机、香水、润肤膏、口红、眼影、胭脂,香烟、油漆、油墨、镜子、玻璃、手电筒、席梦思、砂皮、纺机、织机、蜜饯、牙刷、牙膏、樟脑、红木家具、纸张等货物运到印度大陆、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后,因价廉物美,货物都被一抢而空。特别是大明生产的白色细平布,特别受msL欢迎。 

 印度大陆、阿拉伯半岛的msL都喜欢穿白色长袍,以前制作msL袍的细平布主要产自孟加拉,再经印度大陆的港口输入阿拉伯,最后在伊拉克的摩苏尔裁制成衣。阿拉伯的msL穿的长袍多是用不漂白的本色布制作的,女性一律穿黑袍,而印度msL穿的长袍是用漂白的白布制作的。由于孟加拉几乎垄断了白色“细平布”的生产,因此在印度大陆、阿拉伯半岛,细平布的售价很高,布商大发其财。大明生产的白布运到印度大陆、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后,一下子把白布的价格压下了二成,孟加拉地区生产的白色“细平布”渐渐失去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