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东非海岸(3)(第2页)

 看来食人族逃跑时,把死人、伤员都带走了。 

 大家继续赶路,很快来到了一片林地,林地里若隐若现地出现一些房屋的废墟。向导告诉魏元臻,这里就是“盖地故城”。 

 魏元臻问向导:“王宫在哪里?” 

 向导说道:“具体位置我也不清楚,应该在城中间。” 

 几个铁血军士兵站在外边放哨,防止食人族来偷袭,其他士兵一边用刀砍着路边的野草、藤条,一边注视着脚底下有没有毒蛇、毒虫。 

 经过一天搜索,终于发现了一处大房子的废墟。从这处房子的规模来判断,应该是当年的王宫。 

 魏元臻让跟着来的100多个人在屋子地面上掘地三尺,果真找到了一个地窖,地窖里有100多个陶桶,陶桶里都是金币、银币。 

 魏元臻给每个挖地的工人发了一个银币后,带着其它金银币回了马林迪。 

 等魏元臻离开马林迪赶往蒙巴萨后,马林迪的人还经常去“盖地故城”挖掘,试图找到更多的金币、银币。历史上,1870年,一群阿拉伯海盗闯入了“盖地故城”遗

址,找到了传说中的100桶金银币。 

 蒙巴萨在马林迪西南约105公里,是个位于穆瓦彻河(mwache)河口的岛屿,长约5公里,宽约2.8公里,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公元9世纪,阿拉伯人来到这里经商,公元11世纪,阿拉伯人在这里建立了蒙巴萨城邦,港口吃水深度9.45米,是东非海岸最大的港口。郑和下西洋来到这里的时候,称它为“曼八撒”。蒙巴萨岛外是食人族控制的地盘,蒙巴萨苏丹国与当地人进行贸易,交换他们手中的宝石。 

 在蒙巴萨西约180公里处有座察沃山(tsavo),分东、西两部分,西察沃山就盛产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当地部落的人就在山中采集宝石后,与蒙巴萨人交换粮食、棉布、铁器等物品。在后世,肯尼亚的宝石矿主要产地就在西察沃山,所产的宝石,10-15%颜色较好,其余的透明度较差,但进行适当热处理后,可以冒充缅甸红、蓝宝石出售。西察沃山出产的绿宝石,其色彩胜过“祖母绿”,被称为“察沃绿”(tsavorite)。 

 蒙巴萨人不仅与食人族进行贸易,也经常与食人族进行战斗,蒙巴萨人把俘虏的黑人卖作奴隶,葡萄牙人来到蒙巴萨后,一直鼓励蒙巴萨人去掠夺奴隶,然后把这些奴隶卖到印度大陆、马六甲。由于内陆的土著人缺少先进的兵器,又没有强大的国家组织来反抗葡萄牙人、蒙巴萨人,因此在与葡萄牙人、蒙巴萨人的战斗中,往往以失败收尾。历史上,一直到19世纪,肯尼亚内陆还没有出现国家组织,都是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原始部落,有些部落还是食人族。 

 1505年,葡萄牙人在阿尔梅达的率领下,攻陷了蒙巴萨,蒙巴萨苏丹只得向葡萄牙称臣,不过葡萄牙人没有在蒙巴萨驻军。1528年,因蒙巴萨苏丹有反叛现象,努诺达库尼亚率葡萄牙再次劫掠了蒙巴萨,并控制了蒙巴萨苏丹。1557年,奥斯曼攻陷阿比西尼亚的马萨瓦后,葡萄牙人害怕奥斯曼人袭击蒙巴萨,就在蒙巴萨建立了军事据点。1589年,葡萄牙与奥斯曼在蒙巴萨发生大战时,食人族趁机进入蒙巴萨,蒙巴萨几乎被洗劫一空。1593年,葡萄牙再次攻占了被奥斯曼人控制的蒙巴萨,在港湾修建了更大的城堡——“耶稣堡”,以控制港口。1631年,蒙巴萨苏丹优素福发动了反对葡萄牙人统治的起yi,占领了蒙巴萨城,1632年,来自果阿的葡萄牙人反攻蒙巴萨,起yi军寡不敌众,在焚毁葡萄牙人的耶稣堡后撤退,优素福逃往阿拉伯半岛。此后,葡萄牙人任命了一个当地人为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