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东非海岸(2)


 铁血军在训练奥博克手下的军队时,魏元臻来到了柏培拉(Berbera)。 

 在亚丁湾的南岸,有一个向东深入阿拉伯海数百公里的半岛,被称为“非洲之角”。狭义的“非洲之角”称为“索马里半岛”,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广义的“非洲之角”除了包括索马里半岛外,还包括吉布提、阿比西尼亚等地区,面积约188万平方公里。 

 柏培拉就位于亚丁湾南岸、非洲之角的西部,距奥博克250余公里,是非洲之角最潮湿闷热的地方,冬季最低温度-3c,夏季最高温度可达47c。柏培拉的沿海是平原,南部是几乎贯穿非洲之角东西的山脉。 

 非洲之角沿海平原上生长着大量阿拉伯胶树,当地人从这种树上提取的树脂称为“阿拉伯胶”。“阿拉伯胶”的提取历史至少有5千年了,除了用于胶黏物品外,还用于食品、香水、药品,如你吃的糖果外面那层包衣就是用阿拉伯胶做的;香水中加入阿拉伯胶后,香味不易挥发;因阿拉伯胶有收敛作用,中药上常用于治疗腹泻、痢疾、发热等疾病。在后世,阿拉伯胶的应用范围更广。 

 柏培拉南部那座连绵数百公里的山上,满山遍野长满着乳香树、没药树、龙血树。从乳香树、没药树上提取的乳香、没药不仅可制作香精、香粉、香水、油漆、糖果,也能药用,中药中就用于调气活血、舒筋止痛,对跌打损伤、疽疮痈毒和心腹诸痛有较好的疗效,中医中所谓的“百宝丹”中都有这种成分。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费信就称索马里为“乳香和没药之乡”。从龙血树上提取的“血竭”,也称“麒麟竭”,它也是良药,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比如某些止血粉中就有“血竭”成分。 

 生活在非洲之角的索马里人,由于天气炎热,人们聚集在一起时,腋下分泌的气味充斥厅室,要是有人患有“腋臭”的话,气味更加令人难受,因此索马里人在招待客人时,都会在一只精巧的铜炉内放入燃烧的木炭,撒上少许香料,室内顿时香气四溢、沁人肺腑。 

 索马里人饲养最多的动物是骆驼,驼奶可以制成奶酪,驼皮可以做成靴子,防止灼热的沙漠烫伤牧民的双脚,驼毛可以换回家里所需的日用品,饥荒年月可以吃驼肉、驼奶、驼血,民间经济纠纷可以用骆驼赔偿,男女筹办婚事,可以用骆驼作为订婚彩礼。索马里人家中骆驼数量的多少代表着家里的贫穷和富贵,因此索马里人十分敬重骆驼,偷盗骆驼者被抓住后,甚至可以被处以极刑。 

 柏培拉有个天然港湾,它长约2.6公里,宽约2公里。每到凉季,当地牧民就赶着骆驼,将乳香、没药、血竭、阿拉伯胶、皮革等农副产品运到柏培拉进行交易,换取纺织品、粮食、枣子(其它水果不易存储)、核桃、盐、珍珠等,因此柏培拉是亚丁湾南岸的重要贸易港。1515年,葡萄牙人在“吉达港之战”失利后,洗劫了泽拉城后,柏培拉港成了亚丁湾南岸最大的港口。 

 柏培拉曾经是阿达尔王国的属地,后来从阿达尔王国中独立,建立了瓦尔桑加里(warsangali)苏丹国(因首府在柏培拉,故也称柏培拉苏丹国),是个城邦国,以游牧为主。阿达尔王国灭亡后,柏培拉依然是个城邦国。 

 柏培拉苏丹接见了魏元臻后,同意大华公司在港口设商馆,同意大华公司在境内开产矿产,但不同意铁血军在港内租借军港。不过,当柏培拉苏丹向魏元臻提出采购武器时,自然被魏元臻婉拒了。 

 后来,北部的奥博克不仅统一了吉布提地区,在朱慈烺的旨意下,挥兵南下,占领了泽拉、柏培拉。奥博克占领泽拉、柏培拉后,周边的几个部落纷纷向奥博克称臣,非洲之角的北部全部被纳入大明版图,大明国在那里设立了北索马里布政司。 

 魏元臻离开柏培拉后,来到索马里半岛南部的摩加迪沙(mogadishu)。 

 摩加迪沙濒临印度洋西岸,地处谢贝利河(shebeli river)流域,虽然距赤道仅有200公里,但气候凉爽,林木苍翠。12-13世纪,繁华兴盛的摩加迪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乳香和没药市场以及象牙和皮革的贸易中心。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三次到达摩加迪沙,那时被称为“木骨都束”。在索马里半岛北部的阿达尔苏丹国灭亡前,摩加迪沙曾经是个城邦国,臣属于北边的邻居阿朱兰王国(Ajuran,也称阿居兰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