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挺进印度洋之八莫(第3页)
唐钟灵拿出地图,对蒋慎修说道:“这里就有砂金矿。”
蒋慎修看了一下周边的地形,说道:“你们刘总真是神人,竟然知道这里会有金矿。”
“你也认为这里有砂金矿?”
“嗯。这里的地形具有典型的砂金矿‘有三山、四不露’的特点。”
“什么叫‘有三山、四不露’?”
“‘三山’就是座山、关门山、迎门山,‘四不露’就是沟前不露口,沟后不露堵、沟中不露风、全沟不露骨。”
“能说的具体点吗?”
“座山为河谷上游的产金山,它以高大(不露堵)和马牙石脉(即石英石)多为特征,有座山存在,河谷中形成砂金矿的可能性就越大。关门山即河谷钳形山,又称“关门嘴子”,有了关门山,沉积在河谷的砂金不易被冲刷到下游。“迎门山”为河谷转弯处河流的迎面山,又称“不露嘴”、“不露口”,是砂金进入矿区的
通道,这种地形都是砂金矿成矿的有利标志,在关门山的上方或迎门山的前方的河谷内,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段。“不露风”又称“不露腰”,产砂金的河谷两侧山要比较高些,“风”好似刮不出去。“不露骨”指河床底板的岩石不出露,标明河谷处于堆积阶段。”
“看来你对砂金矿还真有研究。”
“那当然,不然沫府怎么会高薪请我来。我们就在这里淘金试试。”
于是,矿工们就在河边找了几个地方试着淘金。先清理长有茅草的表土层,这层土厚约1.5-2.0米。下面是细沙层,厚度在2米左右。在表土层、细沙层都没有发现金粒。细沙层的下面是中粗砂层,厚度在1.5米左右,这一层砂子中发现有金粒。第四层为夹有黏土的砂砾层,厚度在2米左右,砂砾比约1:1,这一层砂砾中也含有金子。第五层主要为黑砂层,夹少量黄色、灰色的砂砾,砂子的各种粒径都有,厚度在20-50厘米,含有的砂金最多。第六层是坚硬的岩层,不含任何金粒。
蒋慎修把第五层的砂子拿在手中仔细看了看,对唐钟灵说道:“这层砂子中不仅有金子,还有磁铁石、锡石。”
唐钟灵也从手掌中拿出几粒灰褐色的砂砾,在手里轻轻掂了一下,然后拿起一粒砾石在一块石头上划了一下,条痕显钢灰色,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铁,发现它有弱磁性,就问道:“以前你见过这是砂砾吗?”
蒋慎修见这几粒砂子能吸住铁,就说道:“我在金沙江没见过这种砂砾,它怎么也能吸铁,难道也是铁矿石?”
“这种砂砾是含铁,可能是钛铁矿,具体情况得鉴定后才能确定。”
“钛是什么东西?”
“钛也是一种金属,提炼出来后,能派比铁更大的用处。”
蒋慎修这下知道了什么叫“钛”。
接着,唐钟灵、蒋慎修又率队来到了南赛。“南赛”即因南赛河而得名,它位于盏达副宣抚使那邦村(今盈江县那邦镇)以西40里,距迈莫40里,属于盏达副宣抚司管辖。
在后世,英国人占领缅甸后,就开始入侵中国云南,占领了南赛。中缅划定边境时,那邦村以西地区被划给了缅甸,后来,克钦邦在那邦镇隔着南赛河建了个拉咱镇(Laiza),为克钦独立军的首府。
唐钟灵、蒋慎修来到南赛后,果真在这里又发现了砂金矿。
大华公司负责开采南赛的砂金矿,沫府负责开采迈莫的砂金矿。大华公司、沫府买了地后,将地表上的楠木砍伐后开采砂金矿。砍伐下来的木头通过南赛河将木排放到八莫,再运回国内。大华公司在南赛建了冶炼厂,除了冶炼黄金外,也提取砂金矿中的钛、铁、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