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郑成功西行(2)(第3页)

 郑森令人将死去的陶松云扔到江里后,用喇叭喊道:“起航。” 

 船队再此起航,向西航行,沿途再也没人敢检查船队了。 

 郑森在舰船上向兵部、苏州分别发了一封电报,汇报了经过。 

 南京的回电是:“以后要克制。” 

 苏州的回电是:“干得好。” 

 几天后,船队来到了荆州。 

 荆州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有肥沃的土地,能供应充足的粮食,荆州的战略位置更是西通巴蜀、东连江南,是通向南方的中枢,地位极其重要。三国时,曹操、孙权和刘备就对荆州极其重视,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后,派关羽镇守荆州,最后关羽却败走麦城,从此也有了“大意失荆州”一说。 

 2年前,李自成占领襄阳后,派马守应(即老回回)进攻荆州。当时驻守荆州的明军得到李自成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后,不但没有组织抵抗,反而携带着家眷逃到了湘潭,李自成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留在城内的大明官员纷纷向李自成投降。今年春,马守应病死后,由孟长庚率部驻守。 

 驻守在荆州的大顺军水师见到下游有十几艘船冒着黑烟,“轰隆”、“轰隆”地向前开来时,一开始愣了,心想这些船是怎么开的?后来想到船上一定装有很多货物,于是立即前来拦截。 

 郑森见状,立即下令开炮。大顺军的木质巡逻船与左良玉的木质巡逻船一样,在炮声中被炸成了碎片。 

 郑森在消灭了前来拦截的大顺军巡逻船后,下令

向荆州城开炮。当大顺军荆州防御使孟长庚得到消息来到城头时,发现江中船队早已西去,很多城墙被炸毁,城墙上还留了一地的尸体。 

 船队过了宜昌后,就进入了长江三峡。由于三峡航道险滩很多,大家也没心思观看两岸的美景,只能小心翼翼地航行着,船队中幸亏有几个跑过三峡的老水手,所以船队终于安然通过了三峡。 

 过了奉节、云阳、万县后,船队来到了石柱宣慰司境内的西沱镇。 

 早在秦汉时期,由于川东的盐业兴起,西沱就是“川盐销楚”的中转站,是四川东南的商业重镇。 

 郑森的上岸后,看见宣慰使马万年在码头等候着郑森。 

 在天启元年(1621年)前,石柱宣慰司还是称为“石柱宣抚司”,是东汉明将马援后裔马定虎于南宋时,因征服五溪蛮之功,受封于四川石柱安抚司安抚使。石柱取名于境内的“石潼关”、“柱薄关”。洪武七年(1374年),马定虎的第十五代孙马克用归附大明,改安抚使为“宣抚司”。到了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马克用的第十代孙子马千乘袭职,累功加封太子太保忠贞侯。马千乘的妻子就是秦良玉。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马千乘被冤死后,朝廷觉得他并无大罪,遂由其子马祥麟袭职,但那时马祥麟尚年幼,朝廷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长,所以受命她继承了丈夫的官职。天启元年,马祥麟成人后,朝廷升宣抚司为“宣慰司”,马祥麟也升为“宣慰使”。崇祯十五年(16si2年),李自成攻打襄阳时,马祥麟奉命坚守襄阳,城破后殉国。此后,就由秦良玉的孙子马万年袭职为“石柱宣慰使”。 

 郑森上岸后,马万年告诉他,祖母秦良玉因年龄大了,在上面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