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暗流涌动(8)
朱慈烺从漠南、辽西回到南京后,刘文柄立即把周镜叫了过来,向他了解情况。
朱慈烺御驾亲征山海关、辽西、漠北时,大汉将军周镜并没有离开南京,而是留在皇宫监视着王镛、王无党等人。
周镜向刘文柄汇报道,最近王镛、王无党正在四处活动,他们不仅拉拢锦衣卫内部的军官,还与忻城伯赵之龙、安远侯柳祚昌、南和伯方一元等人搞串联。在你回来之前,我把掌握的情况都报告给了张国维大人。
晚上,刘文柄来到皇宫,看见范景文、张国维、史可法、郑瑄等人也在朱慈烺处。
朱慈烺问范景文:“今年的秋收如何?”
范景文说道:“今年南直隶江南各府及江北的扬州府、淮安府都使用了化肥、农药,浙江的嘉兴府、湖州府、杭州府、绍兴府、金华府、衢州府也使用了化肥、农药,粮食大丰收,晚稻的平均亩产在600斤左右。现在全国各地的米商都涌到硖石、无锡、芜湖等地米市抢购粮食。”
朱慈烺心想以往江南地区高产田晚稻的亩产也只有2石(184斤左右),现在平均亩产达到600斤,是使用化肥、农药前的3.2倍,这些增产的粮食足够养活1亿人,于是又问道:“抗洪时各分洪区的灾民都拿到赈济粮了嘛?”
“各府都已把赈济粮发放到灾民手里了。”
“丁如兰汇报的事,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颍州知州安杰公把抓捕的人送到南京后,经大理寺审讯,最后他们都招了,说是替刘良佐筹粮的。”
“刘良佐要倒卖粮食来发财?”
“不是,他和左良玉、高杰、金声桓一样在私自扩军。”
朱慈烺听后明白了,刘良佐终于不满足总兵这一官位了。不过,既然范阁老能掌握这些情况,一定有了防备措施,于是继续问道:“各地的秋赋征收情况呢?”
范景文报告道:“自秋收后,各地开始征收秋赋,现在各府、州、县的官仓里已堆满了粮食。”
“物价呢?”
“南直隶、浙江地区除了盐因实行专买专卖有所涨价外,市场上其余物资价格平稳,米价稳定在每石1两银子。”
“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例呢?”
“黄金与白银的兑换价稳定在15左右,白银与铜钱的兑换价稳定在1000左右。”
“几年前南京的米价好像要每斤48文?”
“是的,那时南京的米价是每石2.5两银子,白银与铜钱的兑换比例为1:2000,所以米价是每斤48文。现在南京的米价已降到每斤9.7文,很便宜了,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大米了。”
“一定要维持物价的稳定。”
“微臣明白。”
“那些文人士子还在闹吗?”
“自从你说要报考苏州大学堂后,吴道行亲自到国子监门前劝说他们别闹了。现在很多人回家去读书了,准备春节后也参加大学堂的考试。”
“大学堂的考卷都准备好了吗?”
“据蒋德璟说,试卷、考场都已准备好了。”说完,范景文问道:“陛下,你真的要参加考试?”
“那当然。你告诉蒋德璟,考试时发现有考生作弊的,一律取消考试资格,今后也不得考举人、进士。”
“蒋德璟已准备好了考试规则,规则中也是这么说的。”
“好。”说完,朱慈烺问史可法:“你弟弟怎么样了?”
史可法说道:“他离开北京到济宁后,就向我们自首了。多尔衮派他来南京,不仅想策反我,还想窃取新式枪炮的图纸。”
“你认为该怎么处置他?”
“尽管他以前向我们提供了很多情报,还主动自首了,可他毕竟是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的,所以应该把他关进大牢。”
朱慈烺想了一下,说道:“他能利用来南京的机会自首,说明他还是心向朝廷的。我们不仅不能治他的罪,还要派人去北京,把他的家人救出来。”
范景文、张国维、史可法等人听后明白了,朱慈烺这么做的意图是告诉已投降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的原大明官员,今后只要不再为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效劳,朝廷将赦免他们的死罪。郑瑄忙说道:“明白,我马上安排人员去北京。”
范景文忙问道:“该怎么安排史可程?”
朱慈烺说道:“如现在就安排他做官,就是明着告诉世人,他已反叛多尔衮。他在北京的家小还有活路吗?”
范景文心想,既不能关着史可程,
又不能安排他做官,于是说道:“这......?”
朱慈烺就问史可法:“你的令堂大人都在无锡吧?”
史可法说道:“是的。”
“先让你弟弟去无锡陪伴令堂吧。”
史可法一听就知道弟弟不用吃官司了,忙跪下说道:“谢陛下隆恩。”
朱慈烺继续问范景文:“其它的情况呢?”
范景文说道:“陈洪范投靠多尔衮后,派范离去厦门策反郑芝龙。多尔衮也派许学颜来南京策反刘肇基。我们审讯了范离、许学颜,尽管他俩知道的事情并不多,但陈洪范、多尔衮应该还策反了其他人。”
“有证据吗?”
“抗洪期间,有人看见项煜与高杰有联系,刘良臣的亲信应旻出入刘良佐的府邸。黄得功来报,他的部将马得功与降清的刘武元有来往,还带着刘武元参观了巢湖水师的训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