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陈永福守太原(20)
多尔衮在想着应对之策时,清廷的其他官员们听说了方大猷、阿济格的奏折后,更多的人认为应集中兵力夺回山海关、辽东、漠南,而不应再分兵与大顺军、明军纠缠了。
一直没表态的济尔哈朗也赞成立即打回辽东、漠南。
阿巴泰更是认为应该立即派人去南京求和。他认为当初自己率10万大军入关,最后只有2万余人才突围出来。几个月前尼堪率3千人马去天津,只活了200多人;巴达礼的5万人马在盛京对阵3千明军,一下子被干掉2万,南直隶的明军就是魔鬼。现在数千南直隶的明军就能夺回了山海关,几支南直隶明军的小股部队就能封住叶臣的10万大军,我们还有什么实力与明军拼?所以建议立即派人去南京求和。
多尔衮听了阿巴泰的话后,恨不得当即杀了他。
清廷大臣们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时,孝庄皇太后派人请多尔衮、济尔哈朗过去。
尽管孝庄皇太后不参与朝政,但她一直关注着局势。
她对多尔衮、济尔哈朗说道,太宗在世时,就一直盼望着我们能入驻中原,先皇也屡次提出,一旦夺取北京就迁都。我们好不容易入了关,如放弃关内,就是违背太祖和先皇的遗愿。直隶(即大明的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远比辽东、漠南富庶,现在已快秋收了,如放弃这些地方,急急急匆匆打回辽东、河套,明军在撤离前也会烧光、抢光,我们吃什么?喝什么?再说,我们现在放弃关内,叶臣在太原地区的10万大军怎么办?来投靠我们的15万喀尔喀兵怎么办?如让他们也打回漠北,今后很难再让他们臣服;如他们不打回漠北,而是独自进攻李自成,占领陕西、山西后,是不是成了第二个“察哈尔部”?一旦喀尔喀部成了尾大不掉,今后我们更难征服中原。
济尔哈朗听懂了孝庄皇太后的意思,她是站在多尔衮一边的。不过,她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他说道:“太后,我会支持摄政王的。”
济尔哈朗回到朝堂上后,以辅政叔王的身份把阿巴泰狠狠地训了一通。
多尔衮恶狠狠地说道:“今后谁敢再提与大明国言和,再言退出关内,杀无赦。”
多尔衮、济尔哈朗总算平定了朝堂上的杂音。
十几天后,河南巡抚罗锦绣给多尔衮送来了一份紧急奏折。
罗锦绣,辽阳人,天启元年(1621年)以诸生身份降后金。崇祯四年(1631年)授工部启心郎。崇祯七年(1634年)被选为“举人”,授国史院学士,与杨万兴等人撰修《清太祖实录》。今年四月随多尔衮入关,七月福临在北京二次登基后,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河南。
罗锦绣在紧急报告中说道,大顺军对怀庆府发起了进攻,已攻占了济源、孟县。由于大顺军还占领了轵关陉、太行陉、滏口陉,明军占领了白陉,现与巴哈纳、李率泰已失去联系。请求紧急增援卫辉府、怀庆府。
多尔衮读了罗锦绣的奏折后,倒吸一口冷气。原设想着巴哈纳、李率泰占领泽州、潞安后,即使忻口被明军占领,也能经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将从大名府、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征集来的粮食送给叶臣,现在不仅怀庆府的济源、孟县落入大顺军之手,巴哈纳、李率泰失联了,那可是7万人马呀?加上叶臣的10万人,那可是整整17万人马。巴哈纳、李率泰失联后,别说给叶臣送粮草了,他们自己的补给也成了问题。现在可以肯定的是明军与大顺军联手了,否则不可能将自己的17万人马堵在太原盆地、泽州盆地(今称晋城盆地)?自己30%的军队被堵在山西,这无论如何也得去拯救,不然今后还有哪位将领愿为朝廷卖命?今后还有什么本钱与明军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