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陈永福守太原(18)(第2页)
“你为南京提供了很多情报,我想南京方面早就原谅你了。”
“我给南京送了很多情报?”
史可程盯着杨士骧看了一会儿,明白了,感情你杨士骧就是南京方面派来的。
杨士骧回到店里,一阵“滴”、“滴”声后,很快一份电报送到了王海青的手里。
史可程离开北京时,福临、多尔衮、济尔哈朗正在宫殿里上朝,听着各位大臣的上奏。
轮到范文程时,他说道:“陛下,方大猷来信了,说李化熙已在来北京的路上了。”
今年二月,朱由检任命李化熙为山西三边总督后,率郭金昌、高杰增援太原,谁知他得知大顺军已在进攻太原后,逃出了山西。为了逃避责任,他独自回了山东老家长山县(今邹平市长山镇)。方大猷到了山东后,数次派人对他做工作,他终于同意降清,赴北京。
多尔衮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福临,说道:“很好
。等他到了北京,就让他去工部任右侍郎。”
范文程继续禀报道:“山东孔府的孔胤植已正式来信,表示归顺。”说着,范文程把孔胤植写的《初进表文》递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接过《初进表文》,让一个太监读着:伏以泰运初享,万国仰维新之治,乾纲中正,九重弘更始之仁。率土归城,普天称庆......臣等无任瞻仰汴舞屏营之至。谨奉表上进以闻。
多尔衮听完后,心想孔胤植是在试探自己,所以是“初进”,要让孔胤植有“二进”、“三进”,自己必须让他尝到甜头,于是说道:“以往历朝历代是怎么优渥孔府的,本朝俱应相沿。以后他来北京入朝的话,班列大学士之上。”
“摄政王英明。”
......
其他大臣都离开后,多尔衮见冯铨没走,就问道:“你可有要事禀报?”
冯铨说道:“微臣有要事单独禀报。”
“他们都走了,你说好了。”
“唐虞时来信,说陈洪范愿意投奔本朝。”说完,冯铨把唐虞时的信交给了多尔衮。
唐虞时原为明军将领,松锦会战后,他与儿子唐起龙随洪承畴降了后金。唐虞时随多尔衮入关后,一直在寻找着陈洪范的下落,经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打听到陈洪范定居在舟山群岛。
陈洪范,辽东人,在万历年间就任庆云堡游击将军、海州参将等职,参与过萨尔浒之战。崇祯年间历任南京右军都督府佥书、浙江总兵、昌平总兵、沿海总兵等,曾招抚了张献忠。崇祯十二年(1639年)张献忠复叛后,他于次年辞职,一直闲赋在浙江定海(即舟山)。他的女婿就是唐虞时的儿子唐起龙,也即陈洪范与唐虞时是儿女亲家。
唐虞时寻找陈洪范的目的不仅仅是叙亲家之情,而是奉多尔衮之命策反陈洪范。
多尔衮读着唐虞时的信,大致意思是陈洪范已愿意投奔大清,只要清兵南下,他可在定海起兵响应。
读完信,多尔衮对冯铨说道:“他这么大年纪了,带兵打仗就算了。”
“摄政王的意思是......?”
“他在明军中的门生很多,可以让他拉拢更多的人。”
“摄政王英明。”
“左良玉、高杰、刘良佐、许定国、黄得功、李际遇、刘洪起呢?”
“黄得功把我们的使者杀了,左良玉、高杰、李际遇、刘洪起没明确答复,刘良佐、许定国已明确答复,只要我们大军南下,他们随时可做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