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陈永福守太原(16)(第3页)

 “为了保密?”

 “也可以说是掩人耳目。”

 傅山听后点点头,又问道:“我向你打听几个人。”

 “请问。”

 “知道李化熙、郭景昌、高杰去了哪里吗?”

 “他们三个是......”

 “李化熙,朝廷任命的山西三边总督,郭景昌是朝廷任命的山西巡抚,高杰是朝廷任命的太原总兵。”

 “哦,你问的是他们三个。李化熙下落不明,郭景昌已被朝廷逮捕,高杰现在是驻徐州的总兵。”

 “他们三个是山西的罪人,二月初要是他们能赶到太原的话,太原就不会被贼寇攻破,巡抚蔡懋德蔡大人也就不会死于非命。”

 “蔡大人不会白死的,我们迟早会替他报仇的。”

 “你们既然来了,为啥不去夺回太原?”

 “我们只是先遣队,并不是来攻城略地的。”

 “搞乱贼寇、鞑0子的视线?”

 “是的。”

 “我能加入你们吗?”

 “非常欢迎。”

 “我的人应该已到城门外了。”

 “我和你一起去迎接他们吧。”

 傅山领导的抗清义军进城后,石发奇一下子又多了300多人。

 到了晚上,南京来电,任命傅山为平定州知州。

 在陵川北100里的潞安府,刘忠在反攻着李率泰率领的清军驻守的府城(也是长治县县城)。

 潞安府城(也即长治县城)位于潞安山下,始建于隋朝,当时为上党县的县治所在地。到了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废上党县入潞州,嘉靖八年(1529年)置长治县,潞安府治与长治县治位于同一城内。嘉靖年前,长治县城为土城,嘉靖初年,知县周昊将县城扩建后,城周达二十四里、阔二丈、高三丈五尺,设有东、南、西、北四个主要城门,南门、西门还分别设有辅门“义门”、“长子门”。城外有深、宽各四丈的护城河,两岸栽植杨柳,平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到了战时,对于攻城部队来说,这条护城河成了难以逾越的壕沟。

 刘忠已攻了5天,一直没能拿下潞安府城。

 郭升见到刘忠后,问道:“你怎么还没攻下潞安城?”

 刘忠指着宽四丈的护城河说道:“我为了在这条护城河上填出攻城通道,已死伤了3千多人。你来后,我们就能很快攻下潞安城了。”

 “潞城拿下来了嘛?”

 “我回到潞安时,第一件事就是夺回东阳关,攻下潞城,就剩下潞安城这道难啃的骨头了。”

 郭升想了一下,问道:“你离开潞安城时,把粮草都带走了吗?”

 “我哪能把粮草留给鞑0子。”

 “这么说城内没多少粮食。那就别攻城了,围困他们。”

 刘忠心想也对,城内没有多少粮食,我看城内的鞑0子兵能

坚持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