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陈永福守太原(12)(第2页)
古惠琼自己是辉县人,一听对方说话,还真带有卫辉口音。不过今年大顺军东进时,卫辉卫的人大多降了李自成,现在他们自称是“卫辉左卫”的人,难道是逃进太行山的明军残余?还是跟着张缙彦“反正”的原降了大顺军的明军?如是前者,他们是真正的自己人;如是后者,张缙彦都被朝廷任命为总督了,因此也能算是自己人。于是就用辉县话回道:“我们是大明国铁血军。”
“铁血军?没听说过。”
“‘小袁营’听说过吗?”
“‘小袁营’当然听说过,他们不是贼......”扈志勤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小袁营’已被朝廷招安了,不能再称他们为“贼寇”了,于是忙改口道:“你们就是‘小袁营’的人?”
“是的。”
扈志勤听后,说道:“这么说,你们是自己人。”
扈志勤就是在白鹿峰上观望着鸭口村的人,今年三月前,他确实是卫辉左卫的百总,刘芳亮来后,他随千总降了大顺军,张缙彦来后,他率部杀了大顺军派来的首领,投了张缙彦。郭升来后,他打不过郭升,就率100多个人逃进了太行山,占山为王,不过他良心未泯,从不打劫老百姓。本想打劫点进山做生意的商人,可兵荒马乱的,也没有进白陉做生意的商人,所以只能打劫进白陉的清军,可几次打劫下来,自己损失了不少人,也就打不过清军了。由于得不到粮草补给,他们快断粮了,所以他来到白鹿峰侦查,准备找个机会偷袭驻扎在村里的清兵,搞点粮食。他在侦查时,亲眼看见了这些身穿清军服装的人杀了村里的清军,还占领了“孟门关”,现在他明白这些人是真正的明军。
他下了山坡后,随扈志勤来到了尤正忠面前。
尤正忠知道了扈志勤的来历后,指着路边的尸体,问道:“他们都是你们杀的?”
扈志勤点点头,说道:“从孟门关逃跑的清军有100多人,我们也只是杀了落在后边的十几个清兵。”
“干吗要扒了他们的衣服?”
扈志勤指了指自己的衣服,说道:“我们不仅缺粮,也缺衣服,山里面冷得很。”
尤正忠说道:“你们去孟门关,那里有几十个被我们打死的清兵,可能还没被埋掉。他们的衣服还可以利用。那里还有清军逃跑时留下的粮食。”
“你们不带我们走?”
“我们还要执行任务,不能带你们。你们去了‘孟门关’后,与我的人一起守关城。”
“你的人守关城,我们去了,不是跟他们争粮食吗?我还是跟着你们吧。”
“行。”然后,尤正忠问道:“张缙彦在哪里?”
扈志勤听后,摇摇头,说道:“我们进山后,都被打散了,不知道他躲在哪个山头。”
“你们都没联系过?”
“谁敢联系?进山后,鬼知道他们是做了土匪,还是投了郭升,或投了清军?”
尤正忠心想也对,于是说道:“你们先去‘孟门关’拿衣服吧。”
“是。”
尤正忠从口袋里掏出钢笔,给扈志勤写了张纸条。
扈志勤在尤正忠写纸条时,心想这是什么笔?用起来比毛笔方便多了。他拿到纸条后,赶紧带着人去“孟门关”扒清军尸体上的衣服了。回来后,带着自己的部下跟在了铁血军后面,这下扈志勤的手下也变成了穿清军服饰的了。
扈志勤问古惠琼:“刚刚长官写字时,用的是什么笔?”
古惠琼告诉扈志勤:“那是钢笔。”
“咋不用研墨的?”
“钢笔里自带墨汁,当然不用研墨。”
然后,扈志勤就想着墨汁是怎么装进钢笔的。
过了关爷坪,向前走了7里路后,来到了卧龙峰。卧龙峰是
关山的一座山峰,白陉道从这里拐向北,峰底流淌着一条从北边流过来的河流——清水河。
清水河在河南境内也称峪河,因在山西境内流过武家湾村,因此山西人也称它为武家湾河,它发源于陵川县古郊乡的仄楞坡,在马圪当大峡谷与碾槽河汇流后,流入河南境内,是卫河的上游河道,全长50多公里。
尤正忠率部沿着陉道向前走了约5里,突然听见前边传来一阵阵哭嚎声。斥候回来向他报告,前边有人在村里抢劫。
尤正忠立即向手下挥了挥手,1千名铁血军冲向了村子,只见村子里有几百个身穿明军服饰的人,手里提着抢来的鸡、鸭,牵着抢来的羊,扛着抢来的粮食,骂骂咧咧地正想出村,他们见到很多“清军”来后,扔下东西就跑。他们的两条腿再快,也跑不过铁血军的子弹,在被打死了40多人后,这些明军跪地投降了。
他们的头目被带到了尤正忠面前。
经审问,他们是原卫辉前卫的士兵,大顺军来后降了李自成,后又“反正”随了张缙彦。祖可法来后,他们跟着张缙彦躲进了太行山,成了土匪。这个村子叫武家湾村,带领这批土匪抢劫的头目叫温存贵,是个百总。
扈志勤认识温存贵,他们当初同时降大顺,同时“反正”的。
尤正忠本来想进山后找到张缙彦,让他率部配合一下自己袭击清军,可现在他成了祸害乡里的土匪大头目,这种人可留不得,于是问温存贵:“张缙彦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