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御驾亲征(13)(第3页)

 朱慈烺听到这里,问道:“能说说三娘子的事吗?”

 刘云龙说道:“三娘子本名‘奇喇古特钟金’(简称钟金),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出生于蒙古瓦剌地区一个小部落首领家庭。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土默特俺答汗西征时,看中了才9岁的三娘子,于是三娘子被父亲献出,准备嫁给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隆庆三年(1569年),钟金依婚约来到了土

默川,谁知俺答汗见到这位未过门的孙媳妇后,见色起意,不顾后果地将钟金据为己有,作为自己的第三任妻子,那年钟金19岁,而俺答汗已63岁了。因她是俺答汗的第三位夫人,因此被称为‘三娘子’。俺答汗迎娶了三娘子后,他的孙子把汉那吉愤而出走。三娘子嫁给俺答汗后,知道土默特部经二十多年的征战,不仅损兵折将、百姓流离失所,经济也被拖垮了,出身于黄金家族的部落对俺答汗的汗位蠢蠢欲动,于是她力主与明朝讲和。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和土默特部议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界贸易,史称‘隆庆封贡’,对此三娘子功不可没。隆庆六年(1572年),俺答汗、三娘子准备按照元大都的样子,在‘大青山之阳、黄河之滨’修建城池,十年后,城池建成,朝廷赐名为‘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此时,俺答汗已年老,且身染疾病,政务由三娘子处理。万历九年(1581年),俺答汗去世,长子辛爱黄台吉(莫伦皇后所生)自满套儿回归化城继位,辛爱台吉按照蒙古风俗,收取了父亲的妾室为妻,也包括三娘子。俺答汗火化后,从中拣获无数无色珍珠斑的舍利子,三娘子令尼泊尔工匠以宝石、金银制作了一座大型舍利塔,将俺答汗的骨灰放入其中,在大召寺西侧建造了一座庄严的青色宫殿,供奉俺答汗的舍利塔。4年后,辛爱台吉病死,由辛爱黄台吉的长子噶尔图(也叫赶兔、扯力克)继承土默特部汗位、“顺义王”王位。噶尔图又收取了父亲的妾室,三娘子又成了噶尔图的老婆(那年她37岁),明朝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噶尔图去世,他的长孙卜失兔向三娘子求婚(那年她57岁),此时,三娘子的亲孙子素朗(也称素囊)与卜失兔有了“夺嫡”之争,大战一触即发。为避免内战,万历四十年(1612年),三娘子选择与卜失兔成婚(那年她62岁),卜失兔袭“顺义王”。明朝为了安抚素朗,封素朗为“都督同知”,封素朗的母亲“大成妣吉”为“忠义夫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娘子去世,享年63岁,万历皇帝特地遣使臣吊唁,赐以隆重的祭礼,以表彰她的不朽功劳。三娘子一生,总共辅佐四代“顺义王”,坚持汉蒙友好的约定,堪称伟大。”

 “三娘子好是好,不过今后一定要改变蒙古人、满人的婚俗,再也不能这么混乱下去了。”朱慈烺说完又问道:“占领前套平原后,要恢复云内州吗?”

 “要。不过,既然前套平原有归化城,恢复的‘云内州’就叫‘归化府’如何?”

 “归化府?不错,就用这个地名。要移民多少人合适?”

 “暂时移民几千就够了。”

 “为啥?”

 “俺答汗将从塞内劫掠来的几十万汉人安置在了前套平原,这些汉人在前套平原耕作,种植水稻、麦子、小米、大豆,时间长后,土默特人逐渐离不开易于消化的稻米、面粉。随着蒙汉百姓交往的加深,很多土默特人逐渐由牧转农,开始了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俺答汗为了管理境内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建造了十几个‘板升’,也即城镇,归化城就是境内最大的‘板升’。我们安置到归化府的几千难民暂时别去和当地人抢夺耕地,只要教会他们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就行了。另外,我们在归化府境内大办工业,生产钢铁、农药、化肥,今后,只要前套平原的粮食亩产量大幅度增长,当地百姓得到甜头后,再大规模开垦土地,那时仅前套平原生产的粮食,就能养活整个漠南地区的人口蒙了,甚至还能输出粮食。”

 “归化府有哪些发展工业所需的矿物?”

 “皇上,大青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勘察到很多金银矿、铜钼矿、铁矿、煤矿、磷矿、石墨矿、石棉矿、高岭土矿、白云石矿、石灰石矿、石英石矿等,最大的铁矿位于归化城西北360里的渣尔泰山(今白云鄂博矿区),铁矿储量就达14亿吨,还有4千万以上的稀土储量,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归化城附近就有中小型煤矿,最大的煤矿位于归化城西南240里的黑岱沟地区(今准格尔煤田),煤炭储量在360亿吨以上,大多可以露天开采,在该地区的苏格里盆地还有特大型天然气田;归化城西北80里的昆都仑河两岸(今属武川县)有大型石墨矿,石墨储量在8千万吨以上。”

 “嗯,有这么多矿足以搞工业了。那么在后套平原呢?”

 “汉代在后套平原设立过五原郡,我建议在后套设立五原府。”

 “那就叫五原府。可林丹汗、多尔衮征讨鄂尔

多斯部,该部好像没损失多少,该怎么处置?”

 “额璘臣领有的鄂尔多斯旗还有万户左右,人口是多了一点,而归化府内的蒙古人又偏少了,我们可以将五原府境内鄂尔多斯部中的乌审、杭锦、达拉特等部等分离出来,单独设旗。”

 “这主意不错。向后套平原移民十几万,开耕土地后种植庄稼,同时开矿办厂。五原府境内有哪些矿产?”

 “五原府境内也有金银矿、铜钼矿、铅锌矿、铁矿、硫铁矿、煤矿、石墨矿、石灰石矿、石英石矿。汉代公孙敖在阴山北的摩楞河东岸驻有古城,这座古城可以称为‘新忽热古城’,在该古城附近有储量在160吨左右的大型金矿(今浩尧尔忽洞),只是埋深较深,开采难度比较大,埋深500米左右的黄金储量在90吨左右,埋深1400米以下的黄金储量在76吨左右;五原府境内的铅锌储量在1400万吨以上,如阴山南部的呼和嘎恰(今称东升庙)、包尔嘎恰(今称炭窑口)、查石太山(也称渣尔泰山)一带就有大型铅锌矿;铁矿主要分布在乌拉山、查石太山、狼山一带,储量在6亿吨左右;铜矿主要分布在阴山北部的霍格奇,铜储量在70万吨以上,包尔嘎恰的铅锌矿中也含有50万吨的铜,因此是个锌铜矿;煤矿分布在黄河两岸,特别是黄河南岸、陕西榆林北部之间的广大区域内有3千多亿吨的煤炭储量,地底下几乎全是煤炭;五原府境内的硫铁矿极为丰富,矿石量在5亿吨左右,是目前我国境内最大的硫铁矿矿集区,如阴山北部的查石太山就有4千万吨的硫铁矿(今称三片沟硫铁矿);五原府境内的石墨资源也很巨大,储量在3亿吨左右,‘新忽热古城’附近除了有大型金矿外,还有大型石墨矿,另外在乌拉山的海流斯太沟(今属乌拉特前旗)、哈达门沟(今属乌拉特前旗)、德岭山(今属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今属乌拉特中旗)、前达门沟(今属乌拉特中旗)都有大型石墨矿。”

 朱慈烺听到这里,说道:“河套平原真是风水宝地呀,不仅土地丰饶,矿产也有这么多。等陈子龙占领河套地区后,我们就在该地区发展工业。”

 刘云龙说道:“皇上,你要不要去安抚一下新来的难民?”

 朱慈烺忙说道:“要的,我必须去安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