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御驾亲征(10)


 第627章 御驾亲征(10)

 朱慈烺到额尔敦丘陵地区后,见到了阿巴噶部首领多尔济。

 “阿巴噶”在蒙语中是“叔叔”的意思,因其部落为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弟别力古台后裔。17世纪初,阿巴噶部依附于察哈尔部,首领是塔尔尼库,他有二个儿子,长子是素僧克伟征,次子是扬古岱卓哩克图。扬古岱卓哩克图有个儿子叫多尔济,多尔济有一儿一女,儿子叫塞尔珍,女儿叫娜木钟,多尔济为了讨好林丹汗,将女儿娜木钟嫁给了林丹汗,成了林丹汗的正室。阿巴噶部在追随林丹汗东征西讨中,塔尔尼库的二个儿子都战死了。林丹汗西逃青海时,阿巴噶部并没有去青海,而是与诺密特默克图率领的阿巴哈纳尔部一起躲到了漠北的克鲁伦河。崇祯十二年(1639年),塔尔尼库率孙子多尔济移牧到漠南,投靠了清廷。这时,娜木钟已嫁给了皇太极,皇太极见岳父来投,就将阿巴噶部安置到了额尔敦丘陵地区。在阿巴哈纳尔部躲到克鲁伦河前,额尔敦丘陵地区曾是该部的牧场。崇祯十四年,塔尔尼库去世后,清廷封多尔济为札萨克郡王,下设8个佐领,每个佐领领兵300人左右。

 历史上,多尔济于16si5年去世,由长子塞尔珍接任阿巴噶部首领。1651年,塔尔尼库的曾孙都思噶尔(素僧克伟征的孙子)也归附清朝,清廷就将塞尔珍部编为“阿巴噶左旗”,驻牧于额尔敦丘陵地区,将都思噶尔部编为“阿巴噶右旗”,驻牧于额尔敦丘陵地区以西、苏尼特左旗以东,南接察哈尔正蓝旗、北邻察罕齐老山(注:察罕齐老山以北就是历史上清朝最大的皇家牧场——面积达2.4万平方公里的达里冈爱牧场)。1665年、1666年,诺密特默克图的二个孙子栋伊思喇布、色棱墨尔根分别各率所统辖的阿巴哈纳尔部移牧漠南,投靠了清朝,康熙令阿巴噶左翼部移牧到额尔敦丘陵地区的西南部的哈拉图(今德勒格尔苏木),将阿巴哈纳尔部安置到了原牧地额尔敦丘陵地区,栋伊思喇布掌左翼旗,色棱墨尔根掌右翼旗。1979年,将“阿巴哈纳尔”改称“阿巴嘎纳尔”,简称“阿巴嘎”。

 前段时间,乌珠穆沁部的道尔吉派人向多尔济通报,说是漠北喀尔喀硕垒汗部、札萨克图汗部的5万多人马正在南下,让他率兵北上阻击喀尔喀部。

 阿巴噶部在林丹汗时期经连年征战,15岁以上的男丁只剩下2400人左右。多尔衮入关时,多尔济派儿子塞尔珍率1000人马入关参战。多尔济得到道尔吉的通报后,就率1400人北上,到达乌珠穆沁部后,却看见道尔吉在宴请硕垒、素巴第,参加宴请的还有浩济特的博罗特额尔德尼(简称博罗特)。

 道尔吉告诉多尔济,硕垒、素巴第并不是来与他们争夺草原的,而是奉了佛祖之命,要南下大同,与摄政王一起攻打贼寇。

 硕垒还告诉道尔吉、博罗特、多尔济,漠北已被明军占领,占领漠北的明军还说摄政王已与明军结盟了。

 道尔吉就问道:“大清与大明是死敌,怎么可能结盟呢?”

 硕垒说道:“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也不清楚,等我们到了大同就会搞明白的。”

 素巴第却说道:“大清与大明没结盟的话,佛祖怎么会让观音菩萨来通知我们去塞内进攻贼寇?”

 道尔吉问道:“你们见到观音菩萨了?”

 素巴第说道:“嗯,硕垒的二个儿子亲眼看见了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起先我们并不信,就与明军打起来了,这下惹恼了天神,观音菩萨就从天上撒下了天火,这种火哪怕只有一丁点黏在人、马的身上,就怎么灭都灭不了,直到把人和马活活烧死。你们不相信的话,可以问问麻察里、巴布。”

 不远处的麻察里、巴布忙走过来,添油加醋地叙述着“天火”的厉害,听得大家浑身起鸡皮疙瘩。

 多尔济听后心想,这世界原来还真有“天火”,希望自己以后永远别遇到这种天火。他心中挂念着堂弟,于是问硕垒:“硕垒大汗,怎么没看到我堂弟?”

 硕垒停顿了一下,说道:“你堂弟都思噶尔战死了,他就是被天火烧死的。”

 多尔济听后,又打了一个冷颤,心里想着堂弟被烧死的样子。

 宴会后,多尔济跟随硕垒、素巴第离开道尔吉驻地,回到额尔敦丘陵牧地后,多尔济也宴请了硕垒、素巴第,随后硕垒、素巴第带着5万兵丁继续南下,他们将经乌兰察布草原去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