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御驾亲征(4)(第2页)
刘云龙说道:“驻守在锦州的清军都是蒙古兵,他们的作战意志远不如满人。打起来后,他们一旦失利,就有可能骑着马遁入西部山林,所以要等我们封锁了锦州西部的山道,才能进攻
。”
“我看山海关、宁远城的清军也没多强的作战意志。”
“在我们的绝对火力面前,他们即使有很强的作战意志,也只能徒加伤亡。努山、阿哈尼堪明白的很。”
“你说的到也是。我们要封锁锦州的哪些山口?”
“锦州的南边有我们,陈子龙已从东、北压向了锦州,所以我们只要封锁锦州西的柳条沟、四方台、关家沟,布达奇就插翅难飞。”
二天后,鲁之域和几千关宁军士兵,押着在山海关缴获的1万6千多匹马来到了宁远城。鲁之域告诉朱慈烺,他们在来的路上,顺便解决了驻守在前所城(今绥中前所镇)、杏林堡(今绥中县城)的几百名清军。
鲁之域到后,吴志葵、李鸿雷带着1万名关宁军、3千名征西军,骑着战马,赶往锦州,同时封锁柳条沟、四方台、关家沟。
在广宁城(今北镇市),陈子龙正在向刘忠嗣(原保定卫千总)、王继超(原铁血军千总)、曲登斌(原松江卫千总)、皮洙(原铁血军骑兵千总)下达作战命令。
在朝廷准备重建关宁军后,陈子龙根据兵部的命令,离开旅顺,来到了由曲登斌驻守的广宁城,不久刘忠嗣、王继超、皮洙也率部来到了广宁城。他们来到广宁城后,清理了清军在锦州周边的哨所,把布达奇的3000蒙古兵全部逼到了锦州城内。
各千总得令后,带着部队向锦州进发。
广宁城距锦州城为140里,步军急行军的话,一天就能赶到锦州,而骑兵只需要半天就能赶到锦州。
锦州城,始建于辽代。进入明代后,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在锦州旧址上重新筑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将城界扩展到南北宽45丈、东西长95丈。弘治十七年(1504年),将城墙改造成了盘形,因此锦州城也被称为“盘城。改造后的锦州城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分别为宁远、永安、广顺、镇北四门。崇祯十五年(1642年),明清松锦会战后,锦州城被清军占领。
此时,在锦州城内,守城的蒙古兵统领布达奇得到斥候的消息,有1千多明军骑兵正在向这里而来。
布达奇心想,明军才来了1千多骑兵,不足为虑,他们敢进攻锦州城的话,让他们知道谁才是马背上的民族?于是,他下令加强戒备,并继续派出斥候进行侦查。
次日,一个斥候向布达奇报告,东边不仅有明军骑兵,还有几千步军。布达奇心想,几千步军又如何?在我们蒙古骑兵面前,步军就是来送人头的。可不一会儿,又有斥候向他报告,从南方来了1万多明军骑兵。布达奇这下愣了,明军怎么从南边过来了,难道宁远城被明军占领了?自己只有3000人马,野战中即使能以一敌三,也打不过明军1万多人呀?可自己又不善于守城战,这可怎么办?他想了半天,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
可怎么走呢?东边有几千名明军,肯定不能去。前一阵子有消息传来,明军已占领了科尔沁草原,因此向北走回老家,这条路也不行。向南走,那里有1万多明军,再说宁远城肯定已被明军占领了,因此这条路更不能走。那么要离开锦州,只有向西走,进入山区后,再往南,逃到长城的几个关口。
锦州进入西部的山区主要有3条道,一条是沿着西南部的徒河(今称女儿河)进入山区;一条是沿着西部的小凌河进入山区;第三条是沿着西北方向的小哈俐河(今又称百股河)进入山区。如沿着西南部的徒河进入山区,去长城的路途近,但可能会遇上明军;如沿着西北部的小哈俐河进入山区,途中比较安全,可进入山区后再折返到长城,路途就远多了。于是,布达奇决定沿着西部的小凌河进入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