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御驾亲征(1)
第618章 御驾亲征(1)
八月十九日,在苏州大运河,一艘船刚进入浒墅关,船老大就被告知暂不能前行了。
船老大问钞关官员:“为啥不能前行了?”
钞关官员说道:“今天上午,苏州各大码头有重大军务活动。”
船老大一听是军务活动,心想那是军事机密,就没敢再问下去。
一名老者问船老大:“浒墅关距苏州城还有多远?”
船老大告诉老者:“凌博士,这里距苏州城外的枫桥码头有20里,距苏州城的阊门码头有28里。”
这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不久前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的凌蒙初。他是八月十六日坐上一艘来往于苏州、徐州的货船离开徐州的,今天才进入苏州境内。谁知一到浒墅关,就被困在了船上。
凌蒙初心想船被困在浒墅关,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放行呢?听说距苏州阊门码头只有28里,就想登岸,又被守卫在码头的士兵拦住了。
士兵问凌蒙初:“你想干嘛?”
凌蒙初说道:“我想上岸后,租一匹马去苏州。”
“所有的道路都被封锁了,你暂时去不了苏州。”
“这可咋办?我得赶到学校去报到。”
“你去哪个学校报到?”
“去苏州大学堂呀。”
“你是大学堂的教授?”
“嗯。”说完,凌蒙初就把国子监的聘书递给了士兵。
士兵接过聘书一看,忙对凌蒙初说道:“你稍等一会。”
几分钟后,来了个百总。
这个百总读过凌蒙初写的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因此很崇拜凌蒙初。百总来到码头,再次验明凌蒙初的身份后,对他说道:“你急着去苏州大学堂报到的话,可以坐我们的军马。”
于是,凌蒙初在2名士兵的护卫下,坐上了军马,前往苏州城,不一会儿就到了苏州城西北的阊门。到了阊门外,凌蒙初看见阊门有重兵把守,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出。
2个护卫凌蒙初的兵士对他说道:“凌博士,我们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凌蒙初下马后,对2个兵士说道:“谢谢。”
待2位兵士离开后,凌蒙初挤在人群中,看见道路上都是兵士、马匹、运输车,码头上人山人海,河道里挤满了各种船舶。
此时,在苏州盘门、胥门、阊门、齐门、葑门各大码头,2万名士兵和3千名铁血军士兵开始登船去太仓。这2万名士兵是新成立的泰山军士兵,他们将随陶大鹏去登莱。3000名铁血军士兵是新成立的征西军士兵,将随李鸿雷去辽东。
朱慈烺在刘云龙、刘文炳、贺吉良、林庆业、黄蜚、郑芝龙、陶大鹏、鲁之屿、侯承祖、于七、李鸿雷的陪同下,来到胥门码头。刚从习武堂毕业的刘增福成了护卫朱慈烺的锦衣卫旗长。
在码头上,随着汽笛声响起,他们与范景文、史可法、张国维、郑瑄、郝骏龙等大臣告别后,登上了去往太仓的舰船。此后,郝骏龙将离开铁血军,去南京组建大明总0参0谋0部。
在船上,鲁之屿向朱慈烺、陶大鹏介绍本次去登莱的将领吴易、沈自徵。
吴易,吴江人,崇祯十六年(16si3年)进士,今年向史可法上书《中兴末议》,获史可法赏识,被推荐到了苏州卫任职,担任几个新兵训练总队的一个总队长。
沈自徵也是苏州府吴江人,原光禄寺寺丞沈璟的侄子,年轻时在南京国子监读书,在读书期间对排兵布阵就很感兴趣。国子监毕业后,到北京谋事,着有杂居《霸亭秋》、《鞭歌妓》、《簪花髻》(今合称《渔阳三弄》)。李自成进攻北京时,他逃离北京,回到苏州。苏州卫招募新兵时,他投笔从戎,由于他有文化,又懂军事,获左懋第赏识,就被苏州卫任命为一个训练总队的队长。
历史上,清军南下后,沈自徵与弟弟沈自炳在长白荡组建反清舟师,与吴易领导的义军合流后,称为“白头军”,事败后,两人都被清军杀害。
朱慈烺听了鲁之屿的介绍后,对陶大鹏说道:“他们还没实战经验,去了登莱后,要让他们好好磨练磨练。”
陶大鹏说道:“陛下,微臣明白。”
朱慈烺又问郑芝龙:“朝廷给你部的军饷够了吗?”
郑芝龙说道:“陛下,够了。”
“以后,你要与刘云龙的南海舰队好好配合,给我守住南
海。”
“微臣明白。”
途中,朱慈烺见刘增福与他年纪相仿,就问道:“你就是皇兄去年从郯城带回来的刘增福?”
刘增福说道:“是的,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