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汉明曲石
第606章 开发虾夷岛(1)(第3页)
另外,虾夷岛还有天盐平原、浜顿别平原、雄武平原、斜里平原等小平原。开垦了这些平原后,可以种植水稻、小麦、土豆、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也能种植芝麻、花生、大豆、黄麻等经济作物,甚至可以和济州岛一样饲养马、牛、羊等牲畜,不仅能养活岛上的阿依努人,也能养活来到岛上的几十万汉人。
由于濮罗雅紧跟大明,要不了几年,虾夷岛就会全面汉化。后来,濮罗雅强烈要求加入大明,虾夷岛成了大明国的虾夷省。
勘探队队长栾俊民率领一组队员正在札幌西北12公里的手稻山勘察金矿。栾俊民在完成了对国后岛、择促岛的金矿、铅锌矿、铁矿、锰矿、硫铁矿、硫磺矿的地质勘探后,就根据勘探集团总部的要求,率领勘探队员来到了虾夷岛。
虾夷岛的金矿开采始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当时开采的是砂金矿,由来自日本本州岛的和族人在渡岛半岛支笏湖西部的溪谷里发现的,这些日本人在很短的时间内从溪谷里淘到了1千两砂金,于是将这个砂金矿称为“千金金矿”。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日本人又在渡岛半岛南部的大仙玄山(今称大千轩岳)北部的几条溪谷里发现了砂金矿,占据渡岛半岛的松前家族就从本州岛引来大批流民开采渡岛半岛的砂金矿,日本幕府还特意成立了“山形山峰”这一机构来管理砂金矿的开采,随着不断地采掘,大仙玄山周围的很多溪谷里都发现了砂金矿,随后虾夷岛的砂金矿开采又蔓延到了岛牧、国力和日高河,到了万历四十八年,在虾夷岛开采砂金矿的和族人达到了3万多人。
千金金矿所在的地方,靠近石狩平原的南部、永拂平原的北部,这里有很多沼泽、洼地,栖息着很多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