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抗洪(三)(第2页)
“城内的洪水不是还没漫过河堤吗?所以他们都还留在兵营内。”
“明天我想去奎河、闸河代表徐州老百姓慰劳一下贵军。”
“既然大人要去奎河、闸河,明天我亲自陪你。”
“谢谢。”
在回州府的路上,杨献吉突然对纪天祜说道:“我想起来了,那人是谁了。”
纪天祜问道:“你说什么?”
“大人,刚刚我们在高将军门口时,不是有人从边门出来的吗?”
“嗯。你认识他?”
“那人是项煜,苏州府吴县人,曾是当今皇上的讲官。”
纪天祜听了杨献吉的话后,想起来了,项煜好像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就问道:“你和他是怎么认识的?”
“我在绍兴读书时,经常去吴中地区游玩,与当地的朋友一起争论时政,那时就见过他几次。”
“京城陷落时,他不是投降李自成了吗?难道李自成退出北京后,他也逃离了京城?”
“这就不知道了。不过,按说项煜与高杰没啥交集,他来找高杰干嘛?”
“明天我来问问高杰”
次日,高杰陪着纪天祜来到徐州城南的奎河。
途中,纪天祜问高杰:“将军最近也喜欢舞文弄墨?”
高杰愣了一下,说道:“大人,我粗人一个,字都不识几个,说我舞文弄墨,这不是取笑我吗?”
“昨天项蔗常不是来拜访你的吗?”
因项煜曾任朝廷翰林院蔗吉士(也称蔗常),所以纪天祜称项煜为“蔗常”。高杰听后,说道:“昨天没人来找我呀。”
纪天祜见高杰否认项煜来找过他,就说道:“哦,也许我认错人了。”
很快,纪天祜、高杰来到了奎河。
奎河是嘉靖年间的水利专家潘季驯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组织开凿的,它起源于徐州云龙湖,流经奎山后,再经濉河汇入淮河,长约66公里,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洪排涝,同时也是两岸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受台风影响,奎河水位距河堤只有15厘米了。
萧县知县杨镃见纪天祜、高杰来后,忙迎上前,然后告诉纪天祜,奎河两岸正有数万百姓在加固着河堤。
纪天祜问道:“怎么没看见高总兵的部下?”
杨镃说道:“他们都在万庄、大高庄扎营。”
“万庄、大高庄距奎河有4里路,他们怎么会远离河堤扎营?”
“被老百姓赶过去的。”
“为啥?”
杨镃看了看高杰,说道:“这......”
“没事,你说好了。”
“李遇春率部来后,要求当地几个村庄每天给他们送5头猪、5头羊,还要每天给他们送200两银子的辛苦费。老百姓养不起他们,就把他们赶走了。”
“闸河那边的部队呢?”
“他们都被赶到了永堌镇。”
高杰听后,忙说道:“杨大人,你可别胡说。”
杨镃说道:“我哪敢胡说?不信,你随便找几个村长来问问。”
高杰听后,就派人去把附近的郝庄村、孙家庄村、伊桥村的村长找了过来,三个村长都说了和杨镃一样的话。
高杰就气呼呼地带着纪天祜、杨镃来到6里外的万庄,果然看见李遇春带着部队驻扎在那里,闲着没事干的士兵还在玩牌九、麻将。高杰愤怒地用鞭0子狠狠抽打着李遇春、苗顺甫,李遇春、苗顺甫这才带着部众回到了奎河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