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冰封帝国之尼布楚(7)(第3页)
从达拉孙沿着音果达河谷地一直向西,就能到达齐洛台(今赤塔)。谷地里有几条音果达河的支流,左岸支流主要有博顿古伊河(今budunguy河)、温古尔河(今ungur河)、克鲁奇纳河(今kruchina河),右岸支流主要是奥列古伊河(今olenguy河)。
根特木尔告诉余孝祥,在博顿古伊河、温古尔河、克鲁奇纳河、奥列古伊河上游也有人放牧,不过不是蒙古人,而是索伦部的鄂伦春人的几个小部落,总人数在500人左右。
在元代,贝加尔湖地区鄂伦春人与布里亚特人一样被称为“林中百姓”,进入明代后,他们与鄂温克人一样被称为“使犬部”、“使马步”,或“南山野人”。因他们大多生活在贝加尔湖东、黑龙江以北地区的森林里,因此满人称他们为“树中人”。鄂伦春人与达斡尔人、鄂温克人都被称为“索伦部”,在索伦部中,鄂伦春人是人数最少的一个民族,总人数还不足5000人左右,200人的部落就算是大部落了,小部落只有几十人,甚至十几人,他们在林中过着渔猎、放牧生活。
根特木尔派使者跟着铁血军进入了博顿古伊河、温古尔河、克鲁奇纳河、奥列古伊河,去劝他们效忠于大明国皇帝。
50个铁血军战士在音果达河谷地沿着克鲁奇纳河上溯50多公里后,来到一个叫依林卡(今ilinka)的地方,发现这里有密密麻麻的湖泊,湖泊的四周是草场。依林卡地区的湖泊面积都不是很大,有些湖泊是淡水湖,有些湖泊是盐湖,生活在这里的鄂伦春人就利用盐湖来熬盐。依林卡的鄂伦春酋长见根特木尔的使者来后,也宣布效忠于大明国皇帝。
驻守在依林卡的铁血军战士发现这里的鄂伦春人使用的武器竟然有元代的火铳,还有火药,后来才发现依林卡地区有几个湖泊已硝化,鄂伦春人就利用这些硝化的盐湖来熬硝,依林卡的东北部有褐铁矿,鄂伦春人开采了铁矿后冶铁,依林卡的西北部有硫铁矿,鄂伦春人开
采了硫铁矿后提取硫磺,有了硝、硫磺,就有了火药。战士们觉得奇怪,这里的鄂伦春人是怎么掌握熬硝、制硫技术的?参观了他们的熬硝池、冶炼炉后,发现熬硝、制硫的工匠竟然是汉人。经询问才知道,鄂伦春人在一次与茂明安部的战斗中,俘获了茂明安部里的几个汉人工匠,因此他们就掌握了熬硝、制硫技术,鄂伦春人一直把这几个汉人工匠当做宝贝,酋长甚至把自己的几个女儿嫁给了工匠。知道原因后,战士们这才明白,怪不得鄂伦春人能在依林卡长期立足,使用冷兵器的部落根本不敢进攻这里。不过,战士们发现鄂伦春人的熬盐方法太土,根本就没有提纯,熬制的盐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镁、氯化钾,所以他们的盐不是发涩,就是发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