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10)(第2页)

 “好。你跟着我向南方遥拜、宣誓。”

 古奇德就跟着李恒谦朝南方跪拜在地,磕了九个响头。起身后,手握右拳,在大明龙旗下,跟着李恒谦宣誓世代忠于大明国皇帝。

 效忠仪式后,古奇德部落开始安葬牺牲的34名勇士。

 李恒谦率铁血军战士整齐地站立在遗体前,喊道:“敬礼。”

 1千名铁血军战士就齐刷刷地向遗体敬礼。

 李恒谦又喊道:“单膝下跪。”

 待1千名铁血军战士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后,李恒谦对躺在地上的勇士喊道:“我们一定替你们报仇。”

 战士们跟着大喊道:“报仇,报仇。”

 等战士们从地上起身后,李恒谦又喊道:“全体都有,开枪。”

 1千名战士就举起钢枪,朝天开着枪。

 古奇德从廉吉那里了解到,这是铁血军在用最高礼仪向牺牲的勇士致意,也就是说自己的部落是铁血军的“自家人”,心里激动得不得了。他走到李恒谦面前,问道:“长官,你们还要去哪里?”

 “我们还要去基廉斯克,替你们报仇。”

 “基廉斯克有几百个哥萨克人呢,报得了仇吗?”

 “肯定能替你们报仇。即使他们有

几千人,我们照样能把他们干掉。”

 “我们能和你们一起去吗?”

 “你们去基廉斯克干嘛?”

 “报仇呀。他们杀了我们几千人,我们哪能让你们独自替我们报仇?”

 “可基廉斯克离这里有几百里远呢,你们不能都离开这里,只需跟着去部分人就行。”

 “行。我就带100个人跟着你们去基廉斯克。”

 于是,古奇德带着100个族人坐上了铁血军的战船赶往基廉斯克。

 勒拿河自维季姆河口以上,尽管河道变窄,但还是可以通航大船的。古奇德和他的100名手下自娘胎里出来,就没坐过这种大船。他们只见过哥萨克人的“果奇”船,现在坐上了这种不用划桨就能逆水而上的船舶后,心想船底下会不会有汉人的“龙”在拖着?于是不时地把头伸出船舷朝河底看着,想看看船底究竟有几条龙。

 在基廉斯克城内,哈巴罗夫正在对几个农奴大发雷霆。

 哈巴罗夫来自于东欧平原西北部的大乌斯秋格,祖上也是个农民。天启五年(1625年),不甘于贫穷的哈巴罗夫听说西伯利亚有丰富的皮毛,很多去西伯利亚的猎人、商人都发了财,于是加入了远征队。他到了托博尔斯克后,跟随一支远征队来到了曼加泽亚,参与了对叶尼塞河的一系列征服行动。崇祯元年(1628年),他担任了对哈坦加河左岸支流赫塔河的远征队队长,这次远征他个人偷偷获取了好几张貂皮,足够他回老家买一百亩地了,但他还是不满足,于是在崇祯五年(1632年),他独自招募了十几个猎人来到了勒拿河边的基廉斯克(俄国人于崇祯四年占领了基廉斯克)。这次对勒拿河的远征,不仅征服了几个布里亚特人部落,还分到了几百张貂皮、狐狸皮,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如回老家的话,足可以幸福地生活一辈子。可他不想就这么回去,到了基廉斯克后,发现这里有盐矿,他心想无论是当地的土着人,还是到这里来的俄国人都离不开盐,于是他招募了几十个矿工在他抢来的盐矿开采盐矿,做起了食盐贩卖生意,哈巴罗夫成了勒拿河一带有名的盐贩子。后来他又发现这里的气候比他老家要暖和,土地肥沃,于是他试着在开春季节刨开刚刚解冻的表土,种植小麦、黑麦,竟然成功了。这里气候寒冷,几乎没农作物害虫,土地又肥,即使不施肥,麦子的亩产量也达到了200多斤。于是,哈巴罗夫又从老家招募了近百个失业农民,在基廉斯克周围开垦了1000多亩地,哈巴罗夫又成了基廉斯克最大的农庄主,他招募来的失业农民成了他的农奴。来到这里的其他俄国人见哈巴罗夫开垦了近1000亩地,于是也学着垦地,种植麦子,到了今年,俄国人在基廉斯克一带共开垦了3000多亩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