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
第528章 冰封帝国之西伯利亚(2)
在科雷马河河口,一个码头正在紧张施工着。这个码头建好后,将被命名为“泗洪港”,用于给航行于北冰洋、科雷马河的船舶提供补给。
在科雷马河的支流济良卡(今zyryanka,也称孜良卡)河河口上游10公里处,一个露天煤矿(今zyryanka煤矿)正在开采。这个煤矿开采的煤炭上部为无烟煤,下部为焦煤,这些煤炭不仅可供航行于科雷马河的船舶使用,煤炭运到“泗洪港”后,也能为航行于北冰洋的船舶提供燃料。进入冬季后,这里的煤炭可供留在科雷马河流域过冬的铁血军士兵、矿工取暖。
在泗泾(今中科雷马斯克),当地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正和汉人一起搭建木屋,修筑码头。自科雷马河凌汛过后,铁血军舰船就进入了科雷马河,给留守在泗泾的铁血军士兵送来了大批补给物资,也给当地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带来了天花疫苗。注射了天花疫苗的雅库特人、鄂温克人再也没有爆发天花病毒,他们把治疗天花的郎中看作恩人,于是心甘情愿地和汉人一起建设泗泾城。今后,泗泾城将是科雷马河中游的重要港口。
在科雷马河中上游的支流沙马尼哈河、科尔科顿河、苏戈伊河、巴雷格昌河等河流两岸,3万矿工正在铁血军士兵的护卫下淘金。几个月前,这些矿工还是流落到登莱地区、江南地区的难民,他们跟着铁血军来到科雷马河流域后,很快学会了如何淘金,成了地地道道的淘金工。大华公司对这些淘金工实行的也是返还制,淘金工在这个淘金季也可获得30-50两银子的纯收入。
在科雷马河上游的“资溪”(今辛格尔)及科雷马河与巴哈普恰河交汇处的“贵溪”(今乌斯基-斯列德涅坎),二个码头正在紧张施工。“资溪港”是科雷马河上游的起航港,“贵溪港”是“资溪港”、“泗泾港”之间的中转港,“资溪港”、“贵溪港”修筑好后,与科雷马河中游的“泗泾港”、下游的“泗洪港”一起构成了科雷马河的航运体系,使得科雷马河的通航里程达到2000公里。
在阿拉泽亚河(今alazeya河)河口,几百名工人正在施工码头。这个港口已被命名为“东营港”。
阿拉泽亚河位于科雷马河、因迪吉尔卡河之间,发源于阿拉泽亚高原,全长1590公里,流域内有大大小小个湖泊,因此解冻后,阿拉泽亚河流域几乎都是沼泽地。阿拉泽亚河河口距科雷马河河口约380公里,在这里修筑码头后,也能为航行于北冰洋的船舶提供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