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侦查澳洲岛(三)(第2页)
勘察人员回到船上时,出去侦查的骑兵早回来了,附近50公里范围内没有再发现有其它土着部落。
勘察人员将赤铁矿砂样本带到船上进行化验,发现赤铁矿砂中铁的品位达到52%,砂金品位在0.1克\/立方米左右。
等勘察人员把周围的地形、地貌初步测绘好时,简易码头的基础已完成了。
尽管这个码头并不在德比半岛,但公孙乔还是把这个基地命名为“德比”。考虑到有拉彻兰部落帮忙,码头将很快建成,这么多人没必要都留在这里,于是公孙乔令苏成林率30名铁血军士兵留在“德比”,自己率“诸暨号”、“恒山号”、“巢湖号”、“滆湖号”离开金湾,赶往德比西南150公里左右的布鲁姆(今broome)。
离开金湾时,公孙乔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金伯利地区几个主要矿山,心里想道,今后这里是大华公司的大矿区。
在后世,澳大利亚的金伯利地区,也称金伯利高原,西部、北部是帝汶海,东到奥德河,南至费茨罗伊河,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为热带草原气候。金伯利地区是西澳洲主要的矿区,境内除了有金矿外,还有铜矿、铅锌矿、镍矿、铝土矿、稀土矿、钻石矿、磷矿、煤矿。金伯利地区有几百
个铜矿点、几十个铅锌矿点,至今还在开采的规模比较大的铜矿、铅锌矿有霍尔斯克里克铜矿、奥德里弗(ord river)铜矿、瓦尔姆(warmun)铜矿,铅锌矿主要位于霍尔斯克里克南40公里的孔吉帕克(koongie park)铅锌矿及德比东乌纳敏土着人保护区内(wunaamin conrk)的瓦约帕斯(wayon paria)铅锌矿;镍矿主要有霍尔斯克里克附近的2个矿,由于都是澳大利亚萨利马莱(y)公司开采的,因此都称为萨利马莱镍矿;铝土矿主要在卡伦布鲁(kalumburu)地区,在卡伦布鲁东北1公里、东2.5公里各有一个铝土矿;稀土矿主要有位于塔纳米的棕岭(browns range)稀土矿、达兹勒(dazzler)稀土矿以及位于金伯利地区西部的沃尔弗林(wolverine)稀土矿;磷矿主要在霍尔斯克里克西南约200公里的康明斯岭(cummins range)。
船队沿着澳洲岛西海岸航行了约220公里后,来到了布鲁姆海湾。布鲁姆湾宽约20公里、深约18公里。船队进入布鲁姆海湾后,看到天空有密密麻麻的鸟在飞翔,礁石、海滩上也有很多鸟,有些海鸟还落到了船上。海水很清,能清楚看到海底游动的鱼、海龟、海豚、儒艮。海豚在船周围飞跃着,似乎要与船比游动的速度。儒艮的头很大,像个牛头,嘴长得也十分奇特,像河马那样很宽大,它的气孔像鲸鱼一样长在头部的顶端。
船队来到北海岸后,看到附近有个河口,河口周围长满着红树林,红树林上空也是飞翔着各种鸟类。河口有十几个土着人在捕鱼、抓蟹、抓鸟,他们看到有船来后,愣了一下,然后跑开了。等铁血军上岸去找他们时,连个人影都没了。几个铁血军从地上拣起土着人扔下鱼、蟹、鸟,这些鱼、蟹,他们在卡里布里奇、德比已见过了,如鲶鱼(也称鲇鱼)、泥蟹、雪蟹,特别是泥蟹,小的有五六斤重,大的有十几斤重,简直是蟹中的巨无霸,但好多鸟叫不上名字。有些鸟比较大,前额和头部是黑褐色的,颈部两侧有向后生的羽毛,有些战士认识这种鸟,叫凤头鸊鷉,属于候鸟;还有一种特别大的鸟,体长在1.5米左右,除了翅膀上有一些黑色的羽毛外,其余的羽毛都是白色的,鸟嘴呈粉红色,长达40多厘米,看样子似乎是鹈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