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侦查澳洲岛(一)


 第499章 侦查澳洲岛(一)

 二月初,铁血军古邦支队指挥长刘棠济与新到任的大华集团古邦分公司丘业朗(原徐州大屯煤矿干事)就开始策划对澳洲岛西部开展侦查的方案。二月十日,帝汶海的台风期刚过,公孙乔率“诸暨号”军舰、“恒山号”运输舰、“巢湖号”运输舰、“滆湖号”运输舰就离开古邦,向澳洲岛西部进军。船上不仅有几百名铁血军战士,还有600名工人。这600名工人中有300名是来自大陆的难民,其余300名是帝汶岛上的土着人,这些工人将去澳洲岛修建码头,做码头工人。

 “恒山号”是艘4000料的运输舰,主要运载煤炭。舰长是张玘。崇祯十二年,沈廷扬负责从登莱到辽东的粮草运输时,张玘是沈廷扬手下的一名船长。海上漕运废弃后,张玘就失业了,后来被刘云龙招聘了过来,不久做了“恒山号”运输舰舰长。

 “巢湖号”、“滆湖号”都是1000料的运输舰,主要用来运载人员、修筑码头的物资。

 从帝汶岛古邦出发,向南航行了300多公里后,就发现茫茫大洋上有几个岛礁。公孙乔对照手中的地图,就知道这几个岛礁应该就是“阿什莫尔岛礁”。船队围绕着这个岛礁航行一圈后,发现这个岛礁有3个珊瑚岛礁组成,涨潮时岛礁就会沉没在海面下,退潮时大部分岛礁才会露出海面。退潮时,东边那个岛礁的陆地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中部那个岛礁的陆地面积大约2平方公里,西部那个岛礁的陆地面积大约2.5平方公里,可惜这三个岛礁都不能建港口。他把这三个岛礁分别命名为东岛、中岛、西岛后,继续南行,发现东南方向又有一座小岛,应该是地图上的“卡捷岛”。卡捷岛位于一圈珊瑚礁内,尽管陆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但也没法建港口,只能在近地抛锚。他们登岛后,发现岛上的土壤大多是砂子,连一棵树都没有,根本没法种植庄稼,几乎没有开发价值。不过,他们听刘总说过,这几个岛礁的下面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于是他们在岛上插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崇祯十七年二月十八日,大明国铁血军‘诸暨号’舰长公孙乔率部在此登陆”。

 几天后,船队来到了地图上的卡姆布里奇湾(今cambridge gulf,也称剑桥湾)。卡姆布里奇湾湾口宽约18公里,海湾内最宽约30公里,长约50公里。船队进入卡姆布里奇湾后,发现海湾里的风浪很大,来到湾内的阿道弗斯岛(今adolphus岛)后,发现海岛的海滩边长满着红树林,红树林的上边都是高10多米的悬崖。阿道弗斯岛长约18公里,最宽处约7公里,面积约80平方公里,比太湖西山岛小一点。公孙乔派人用攀岩器材登岛后,发现岛上的各山头几乎没树,只长着草,山谷里有一点稀疏的树木,有椰子树、面包树、桉树等树木,以及各种说不上名字的灌木、野花。这里的面包树与伊里安岛的面包树不同,它的树干很粗,要5-6人才能抱住,而枝干很细,因此整棵树看上去像一个酒瓶。这里的桉树大概为了防止太阳暴晒,会分泌一种白白的黏液裹住自己,太阳把黏液晒干后,就成了一层薄薄的保护层。这个岛是个典型的热带草原地貌,岛山也没发现有土着人居住。

 由于阿道弗斯岛四周都是悬崖,不适合于建码头,于是船队继续往湾内航行,来到了奥得河(今ord河)。船队刚进入奥得河河口,就听身后传来一阵阵巨响。公孙乔在舰船上朝后一看,只见远处有一波波巨浪朝海湾内涌来,听见的巨响实际上就是这些波浪拍打岛礁的声音。公孙乔知道是涨潮了,心想这些巨浪比钱塘江涨潮的浪高多了,在这么高的巨浪冲刷下,海湾内各岛礁及奥得河河口海岸就被冲刷出了10多米高的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