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丽江府木氏土司(第2页)
茅苇山听了木懿的话后,说道:“木大人,麻烦你派几百个士兵跟随我们一起行动。”
木懿说道:“我派3个千营配合你们。”
“用得着3个千营吗?”
“指挥使大人,你不知道,我这里的千营都不是满额的,每个千营只有300多人。”
茅苇山一听快晕了,300多人也敢称“千营”?怪不得你三个千营也没拿下拉波罗山。转眼一想也对,木氏土司手下的兵丁主要靠境内的田赋养活的,而丽江府全境只有100多万亩耕地,北部是牧区。100多万亩耕地中,还被沐王府、木氏家族各占了几十万亩的庄园,这些耕地都是不缴税的,余下的耕地一年都收不到多少田赋,自然也养不活多少兵丁,所以每个千营实际人数只有300多人。
木懿就派了和费颜带着3个千营跟着茅苇山、张同敞一同进攻阿德酋地区。
从丽江进入阿德酋地区只有1条路可走,就是沿着滇藏茶马古道进去。于是茅苇山、张同敞带着兵士赶往雪山门关。
和费颜手下的3个千总分别是禾章、束煜、和炳坤。
纳西人原本有4大姓
,分别是叶、束、买、禾,木氏土司的原姓就是“叶”,进入明代后,很多姓“买”的纳西人根据汉音改姓了“梅”。木氏家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除承袭土司的那支血脉外,其他旁系“木氏”,只要过了三代,得全部改姓“阿”,到了第五代就得改姓“和”,也就是说和费颜、和炳坤都是木懿的远亲。
和费颜的3个千营加起来才刚刚过1000人,最大的千营是和炳坤率领的骑兵千营,人数只有363人。
离开丽江赶往雪山门关时,路过海拔4000多米的老南山(今迪庆州三坝乡安南村一带)时,看到路边有很多矿渣,旁边还有几座冶炼炉。
茅苇山问和费颜:“他们在冶炼金子,还是在冶炼银子?”
和费颜指了指老南山,说道:“他们在冶炼银子。”
“山上有银矿?”
“有。不仅这座山上有银矿,附近的二里新山、天宝山、狐狸沟都有银矿。安拉洪山、八格山还有砂金矿。”
茅苇山就从地上抓起一把矿渣,放在手心里,看到矿渣里还有好多黑色的矿物,应该是矿渣中还留存有不少铅。
茅苇山就来到一座冶炼炉边,隔着老远看当地人是怎么冶炼银子的。
老南山有2个银矿,矿硐都在海拔2000多米的半山腰。矿工把从高山上开采出来的矿石,一筐筐地运到山脚下的熔炉边。为了防止矿工、搬运工偷盗银子,矿工是不能随意走出矿硐的。搬运工搬运银矿石时,路边都有监工监督,为了防止搬运工偷懒,矿主把背篓编成倒三角形的尖底篓,这样搬运工既不能随便休息,也没有机会偷盗银矿石。
尽管老南山银矿的工人有纳西人、汉人、吐蕃人等,但冶炼银子的全是汉人。熔炼炉也不是砖砌、石砌的,更不是铁铸的,而是用土简单堆筑的。熔炉分上下二层,上层放银矿石,下层放木炭来煅烧上方的矿石,旁边有人拉着风箱吹风。待矿石完全熔化后,加入水银,银子就与其它杂质分离开来了。这种古老的冶炼方法,矿石中的白银最多提取到60%,矿渣中不仅还有大量的铅、锌,至少还有40%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