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菲律宾群岛之战(1)(第3页)

 在明代以前,“菲律宾群岛”各岛屿还没有成立几个王国,生活在岛上的土着大多过着部落的生活,这些部落被称为“巴朗加”,一个“巴朗加”,少的有100多人,多的有500多人,很少有500人以上的部落。这些部落都是猎头族,互相征伐,如有500人以上的大部落,都是征服了别的部落后才有的。

 在中国人到达吕宋岛前,土着人过着“度其穴、居野处,追飞逐走”的原始生活。后来,随着从中国大陆移民到吕宋岛的汉人越来越多,他们胼手胝足,凭借着烈山泽,驱猛兽,开山造田,并给土着人“教以耕种,教以建屋,输入种子家禽,布帛丝缕,教以收获”,岛上的土着人从汉人那里学会了用水牛犁地,用猪粪做厩肥,用风车吹稻谷,用磨盘、石臼磨米、舂米,岛上的农业才渐渐发展起来。这些土着对汉人都十分崇拜,“吕宋”在土着人的语言中就是“去稻谷皮的磨盘”之意。因此,吕宋岛人的农耕方法与中国农民的耕种方法是一模一样的,不仅连农具(犁、耙、锄、镰刀等)是一样的,连犁田、播种、插秧、耙草、收割、堆稻草的方法也是一模一样。

 进入明代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吕宋岛及其周边几个岛屿的人口开始增长,甚至出现了2000人以上的大部落,甚至有些大部落联合后成立了王国,比如在吕宋岛的中部林加延一带成立了冯加施兰国,吕宋岛东南部成立了猫里务国,班乃岛成立了马迪加亚斯国,民都洛岛成立了麻逸国。

 永乐四年(1406年),冯加施兰国王嘉马银率众到大明朝贡,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永乐八年(1410年),其国王玳瑁又率众到大明朝贡。玳瑁去世后,中国人将林加延港称为“玳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