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北大年的反叛


 第483章 北大年的反叛

 北大年虽然是暹罗的属国,但暹罗是信奉佛教的国家,而北大年是信奉ysl教的苏丹国,因此北大年在表面上臣服于暹罗,一旦暹罗国虚弱,他就会反叛。在17世纪初,荷兰人、英国人在北大年开设商馆后,北大年通过与欧洲的贸易,积累了不少财富,于是在紫女王当政时,宣布不再向暹罗称臣,并打败了暹罗国的军队,尽管军事上获得了胜利,但北大年的军事、经济都受到了重创。黄女王库宁继位后,抛弃了母亲的强硬做法,暂时向暹罗低头,换取了几年的安宁,在这几年中经济有了恢复。

 黄女王从大华公司购得新式枪炮后,立即由大华公司的顾问训练新军。三个月后,一支1000人的新军练成了。为了在大臣中再次树立威信,库宁决定先拿吉兰丹练练手。

 尽管北大年是暹罗的属国,但北大年自己也有属国,那就是吉兰丹。谁知,吉兰丹趁北大年与暹罗大打出手时宣布独立了,还经常骚扰边境,令北大年苦不堪言。

 北大年的新军在凯特塔将军的率领下,从海上直扑吉兰丹的首府埔头(今哥打巴鲁),摧毁了吉兰丹河口的炮台,然后直奔王城。

 吉兰丹的王城距河口10公里,在吉兰丹河的东岸。凯特塔将军的军队到达王城时,吉兰丹苏丹还没来得及跑出王城,就稀里糊涂做了凯特塔将军的俘虏。

 当凯特塔将军押着吉兰丹苏丹来打北大年时,各位大臣纷纷向库宁表示祝贺。

 库宁得意之下,心想看来自己的部队已比以往长进了不少,该向暹罗说“不”了。按说,你要宣布独立,今后别再向暹罗上贡就行了,可是库宁为了在大臣面前树立更高的威信,又下令凯特塔进攻沙庭城。

 沙庭城建城很早,但直到大批来自中国福建的华人在此经商后,才发展成繁荣的沿海港口城市。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把它称为孙姑那(singora),闽南人把它称为“宋脚”,由于闽南话中“脚”与“卡”发音相近,于是沙庭城就又有了新的名字“宋卡”。

 17世纪三十年代初,北大年宣布独立时,宋卡也宣布独立。暹罗连续三次发兵,南征宋卡、北大年,宋卡彻底被暹罗征服后,隶属于洛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