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李岩被释放了
第470章 李岩被释放了
次日,黄丽菊抱着孩子去了木渎,她要去告诉父母,刘云龙要娶陶红了。
在家吃过早饭后,刘云龙来到抚衙。
左懋第在朱慈烺登基时见过刘云龙,他见刘云龙来访,赶紧让座泡茶。
两人聊着就说起土地重新测量的事。左懋第告知刘云龙,由于武进的董复,太仓的孙以敬,无锡的王孙蕙、顾芬、吴达,溧阳的陈名夏等人投降了李自成,所以官府没收他们几家的财产。土地测量中阻力最大的是南京的徐弘基、常熟的钱谦益、太仓的吴伟业,他们几个动不动就说还是太上皇好,拒绝官府测量家中的田地。
董复,武进人,降李自成后任大顺北直隶真定州牧。
孙以敬,太仓人,降李自成后任大顺刑政府从事。
王孙蕙,无锡人,降李自成后任长芦盐场运使。
顾芬,无锡人,降李自成后任大顺成都府同知。
吴达,无锡人,降李自成后任四川巴县县令。
陈名夏,溧阳人,崇祯十六年的探花,京城陷落后,陈名夏降李自成,入弘文馆(类似于大明的翰林院)。
李自成尽管还没攻下四川,但已任命了一批四川的官员,比如黎玉田就被任命为四川节度使,因此吴达被任命为四川巴县(今重庆巴南区)县令也不足为奇。
徐弘基,先祖就是大明开国元勋徐达,世居南京,万历二十三年袭爵魏国公,崇祯十四年(16si1年)任南京守备,加太傅。徐家在南京不仅有30多万亩耕地,还垄断着南京、扬州的盐业、丝绸、茶叶,在扬州、淮安的很多私盐贩子都与徐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南直隶境内这么多府长期以来收不到盐税。
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进士,是东林党的领袖人物,曾官至吏部侍郎。崇祯十年(1637年)因得罪温体仁,被削籍归乡,此后一直闲赋在家。钱谦益是常熟的大地主,家里不仅有2万多亩良田,常熟城内还有连片的房屋,开办有布店、米店、织坊等铺坊,几十年来钱家就没向朝廷缴纳过任何税收。
吴伟业是崇祯四年(1631年)的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湖广乡试主考官、东宫讲读官,崇祯十三年(1640年)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吴伟业是复社的领袖之一,家有1万多亩良田,但几十年来也从没向朝廷缴纳过任何税收。
刘云龙听了左懋第的话后说道:“徐家、钱家、吴家几十年来就没交过一分钱的税,现在朝廷不仅要让他们缴税,还要把他们多占的耕地吐出来分给佃户,当然认为是太上皇好了。难道就因为他们拒绝官府重新测量土地,就不了了之吗?”
“徐弘基是南京守备,属于御林军,还有爵位,我也管不了,得由朝廷出面处置他。钱谦益早被削籍,处理起来比较容易,已被常熟县府请到了县衙里,但吴伟业还担任着国子监司业,比较难办。我已给吏部去信了,如他继续拒绝官府测量耕地的话,建议吏部也对他削籍处理。不过,他俩的弟子实在太多了,到处在造舆论,说朝廷这是在侵犯地主的利益,还在你刊印的报纸上呼吁豪族抵制土改。”
“地主不交税还有理由了?对于这种人,不仅要彻底丈量他们的田地,还要追究他们占有田地的缘由。”
“你说有几个地主的田地是合法取得的?真追究下去的话,难道都把他们关进牢房?到时只怕监狱里会人满为患。”
“左大人,你自己对土改持什么态度?”
“我是支持土改的,不然朝廷不会让我任苏州巡抚。”
“那你家的地......?”
“我知道你的意思,不错,我左家在莱阳是有几十万亩耕地。我已给老家去信了,从今年起,除了保留自己的免税田亩外,其他的耕地一律缴税。如今后莱阳左家有谁不按律缴税,任凭朝廷处置。”
刘云龙听后点点头,说道:“只要你支持土改,这有啥好怕的?我们来个杀一儆百,如钱谦益、吴伟业之流确实不愿配合官府的话,我们就要追究当初他们获得田地的原罪,要是罪行多了,杀了他们又何妨?我们得罪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却能获得绝大部分民众的拥护,这些民众就是民心。有了民心,朝廷的根基才能稳,才不会有第二个李自成、张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