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突围(四)(第2页)
李熙说道:“就这么让他走了?”
张国维说道:“让你放人就放人。”
杨士宁朝张国维跪下,说道:“谢大人的不杀之恩。”
张国维说道:“公子殿下是看在你把粮食分给饥民的份上放了你。”
杨士宁走后,李熙问张国维:“大人,京城真丢了吗?”
张国维说道:“是真的。”
“那你们要去哪里?”
“我们要去南京。”
“大人,我们不愿投降贼寇,你带我们走吧。”
“行。你把看管粮库的头目叫过来。”
过了一会儿,李熙把管粮库的兵丁头目叫了过来。
张国维问道:“你叫什么?”
“我叫蒋用滨。”
“哪里人?”
“老家是扬州的。”
“库里还有多少粮食?”
“被抢前有30多万石粮食,被抢后,应该还有20多万
石粮食。”
“贼寇马上就要过来了,你把库里的粮食都分给百姓吧。”
“为啥要把粮食分给百姓?”
“你要把粮食资助给贼寇吗?”
“那我还是把粮食分了吧。”蒋用滨然后问道:“大人,听说你们要去南京?”
“嗯。”
“我也不愿投降李自成,你带我们走吧。”
“你把粮食分完后,跟在我们后面吧。”
“好勒。”蒋用滨说完,就跑开了。
蒋用滨离开后,刘云龙就问张国维:“你觉得冯元飚这个人怎么样?”
张国维说道:“从我对他的了解看,他很忠诚于朝廷,所以原毓宗投降了,他也不愿投降李自成。”
刘云龙说道:“嗯。可惜这样的官员太少了。”
张国维听后,本想劝刘云龙少说几句评价官员的事,后来转念一想,或许刘云龙说的也有道理,于是说道:“我们走吧,只是可惜了这么多粮食。”
刘云龙说道:“仓库里堆了这么多粮食,天津城里城外的兵丁、百姓都在挨饿,官府却不拿出来赈灾,活该被老百姓造了反。”
张国维听后摇了摇头,轻声叹了口气,闷声不响地向前走着。
继续前行40多公里后,前边就是北运河、子牙河和海河交汇的“三岔口”。过了这个三岔口就是南运河,再往前,就是南运河、子牙河和大清河的交汇处的“三岔河”。
李鸿雷又来报告,尖兵发现前面有数千兵士,好像是天津卫的人。
包可弘听后,对刘云龙说道:“又被你说中了,天津卫的人来拦截我们了。”
刘云龙说道:“原毓宗的几千人挡不住我们的,只是我们会有损失。”
“郑大人呢?”
刘云龙心里想了一会儿,说道:“他们今天应该能到天津了。”
陶大鹏问包可弘:“要不我们等郑大人到后,再冲击三岔口?”
包可弘说道:“万一郑大人路上耽搁了呢?再说,李自成既然能让原毓宗拦截我们,他后边就不会有追兵吗?”
陶大鹏听后点点头,留下1000人殿后,自己率领其他2000多人向前面赶去。
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京城后,三月二十日天津兵备道原毓宗就挂起了降旗。因天津巡抚冯元飚不愿投降,原毓宗就软禁了冯元飚,并派骑手去京城呈了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