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钻地行动(三)


 第371章 钻地行动(三)

 边晓松在石隆门勘查时,一支勘查队正在距石隆门东北方向60公里的士马丹(今sematan)地区勘查铝土矿、辉锑矿,那里有2个大型铝土矿、1个辉锑矿。而在古晋,有数千名建筑工人正在施工厂房、窑炉,今后,大华公司将把古晋建设成婆罗洲岛的工业基地。有了古晋这个工业基地,就能牢牢控制文莱苏丹国的经济命脉,文莱苏丹国将变成大明国最忠实的藩属国之一。

 在婆罗洲岛西部的三发苏丹境内的三发、山口洋、蒙特拉多,边晓松的手下正在勘查砂金矿、岩金矿。三发苏丹国是明初黄森屛将军后裔的直属分封地,尽管他们皈依了ysl教,但他们与文莱王室一样都有汉名,现任三发苏丹叫阿布,其实他的汉名就叫“黄德林”。

 婆罗洲岛各苏丹国中最富有的,除了文莱王室,就是三发苏丹。由于黄森屛将军到婆罗洲岛时带来的汉人,不仅懂耕织,也懂冶炼,因此三发境内有很多农田,国民中也有很多人织布,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来在“三发河”发现了砂金,于是也开产砂金矿,只是他们缺乏勘查手段,因此砂金产量并不高。三发苏丹听说从大明国来了很多人后,当即表示,只要你们发现砂金矿,就把这些地租给大明国的人。

 在东万律(今曼多尔)、孟嘉影、坤甸、塔杨,边晓松的手下也在勘查砂金矿、岩金矿、铜金矿。在塔杨,勘察队员不仅在卡普阿斯河沿岸找到了砂金矿,还找到了5个铜金矿,另外在塔杨东南6公里的地方找到了铝土矿。开采了塔杨的铜金矿、铝土矿后,可以通过卡普阿斯河运到坤甸,再装上海船运到古晋。

 在婆罗洲岛东部马哈坎河的北岸,晏红吉正带着他的人勘察煤矿。

 晏红吉到了婆罗洲岛后,首先勘察的是蒙塔让河(今mengtarang河)河口46公里处的蒙加鲁通煤矿(今mendjalutung煤矿)。在后世,蒙加鲁通煤矿属于婆罗洲岛东部的马利瑙(malinau)煤田。

 晏红吉到了蒙加鲁通后,没费多大周折就找到了这个煤矿,因为煤层已露头,矿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初步估算,这个煤矿的煤炭储量在2亿吨以上,煤质是焦煤。开采了蒙加鲁通煤矿的煤炭后,只需修筑一条长2公里的马路就能把煤炭运到蒙塔让河河边,直接装上海船后,运往各地。

 晏红吉把煤矿交给矿长周焯华后,就来到了三马林达。

 三马林达位于马哈坎河河口上游50公里,他们在三马林达上岸后,发现流入马哈坎河的很多小河的河水是黑色的,于是沿着小河上溯,看到了很多小山包,这些小山包高度大多在30-40米,山上长着稀疏的树木,表面流水经过的地方有很多“锈斑”,一看就是硫化物,锈斑下面渗出黑色的水迹。一个勘查队员拿起一个十字镐朝流水的地方刨了下去,表土挖开后,下面就是黑黑的煤炭。

 晏红吉看着眼前一个接一个的小山包,心想怪不得刘总说三马林达地区有几十亿吨的煤炭,原来这些小山包下面都是煤炭,而且这些煤矿的覆盖层简直像一张纸那样薄,根本不用花大力气剥离表土的。由于马哈坎河很宽,水很深,三马林达以下可以通航海船,开采了这里的煤矿后,煤炭可直接通过马哈坎河运到各地。

 晏红吉知道,要彻底勘查三马林达地区的煤矿,估计要花几年时间,不过仅这里的煤矿已足够开采几十年了。待他把这个煤矿的矿区分布图交给矿长丁贵宝后,将率队赶往塞布库岛(今sebuku岛)勘查铁矿、镍矿、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