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李自成的伎俩
第361章 李自成的伎俩
妹妹的亲事有父母在操办,刘云龙就没有插手,自己继续给学生上课,今天抽空来到穹窿山给学生上课。张跃雷、康大同知道刘云龙要来上课,干脆把步军部、水师部的学生集中起来一起听课。
刘云龙可不懂具体的作战部署,他给学生讲的是隋朝与突厥的政略问题,用现代语来说,就是“外交工作”。
隋文帝杨坚做了皇帝后,四周还有几个实力都较强的邻国。南边是占据长江中下游的陈朝,西边是拥有10万兵马的鲜卑吐谷浑王国,东边是新崛起的高句丽,正北方是曾经的旧盟友突厥。
隋朝要一统天下,必须征服财力雄厚的陈朝,只有征服了陈朝,才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其它三国周旋。
但在隋文帝正想率大军南下攻伐陈朝时,不料北方的突厥首先向隋朝发难了。
此时的突厥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处罗侯可汗、沙钵略可汗、阿波可汗和玷厥可汗。首先出兵的是处罗侯可汗,他勾结盘踞营州的前北周刺史高宝宁偷袭了渝关。沙钵略可汗率突厥主力侵入马邑,奔袭陕西,威胁隋朝都城长安。阿波可汗、玷厥可汗又各自带兵攻略延安、上郡、张掖、武威。被突厥这么一搅合,隋朝西北六郡的牲畜几乎被突厥掠夺殆尽。
在突厥重兵威胁之下,隋文帝不得不暂停进攻陈朝。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朝动员北方全部兵力出塞进攻突厥,目的是重创突厥,解除隋朝进攻陈朝的后顾之忧。卫王杨爽率领的主力在白道奇袭沙钵略得手,迫使沙钵略远遁北方腹地,沙钵略退到北方腹地后,内部闹起了内讧。河间王杨弘从灵州出击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还消灭了高宝宁,夺取了营州。
而在西线,隋朝在发兵之前就遣人与达头可汗、突利可汗达成互不侵犯的协议,阿波可汗在遇到隋军主力时,隋军没有进攻阿波可汗,而是劝他回去,阿波可汗就带兵回去了。正在平叛的沙钵略可汗一见阿波可汗不听指挥,立即率军杀向阿波可汗的草场,杀了阿波可汗的老娘。阿波可汗见无路可去,就与达头可汗联合起来进攻沙钵略。沙钵略可汗不敢与达头可汗开战,就去袭击了阿波可汗的盟友贪汗可汗,这下突厥内部就爆发了一场内战。
沙钵略可汗在达头可汗、阿波可汗、贪汗可汗及隋军的四面围攻下,沙钵略可汗不得不遣使向隋朝请和。隋朝随即表示不再进攻沙钵略,让沙钵略全力平叛,谁知铁勒诸部之一的阿拔部趁沙钵略西征平叛时,袭击了沙钵略的牙帐,俘虏了沙钵略的老婆、孩子。隋军得知消息后,向阿拔部发起进攻,从铁勒人手里抢回了沙钵略的老婆、孩子。沙钵略从此彻底臣服于隋朝,表示愿意成为隋朝的藩属国,成为隋朝在北方的正式盟友。
隋朝在解除了后顾之忧后,按计划发兵消灭了陈朝,然后再次把战略中心转向北方。
沙钵略死后,由其子都蓝继承汗位。都蓝可汗可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对隋朝忠诚,他暗中制造了大批攻城武器,准备进攻隋朝的边防重镇大同。隋朝得到都蓝部下突利可汗的密报后,派遣三路大军进攻都蓝。左路军以尚书右仆射杨素为统帅,右路军以尚书左仆射高颖为统帅,偏师以上柱国燕荣为统帅。三路大军攻入突厥腹地后,都蓝可汗并不与隋军正面硬抗,而是靠着广柔的草场与隋军打游击。
杨坚一看靠战场也赚不了便宜,又想到了“政略”手段。他封逃到隋朝境内的突利可汗为“启民可汗”,启民可汗利用隋朝的财力,大肆收买在草原上已陷入困顿的都蓝可汗的部众,将都蓝孤立起来。
都蓝被不断地孤立,死于内乱。突厥再次陷入分裂,隋开皇二十年,杨坚趁机发动决定性攻势,次年,达头可汗部众9万余人投奔启民可汗,到了隋开皇二十三年,突厥有10多个部落转投启民可汗,走投无路的达头可汗不得不向隋朝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