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热气球(第3页)

 刘云豹挠了挠头,说道:“我们怕试验失败后被你责骂,所以一直没敢说。”

 “你们还在研究什么?”

 刘云豹看了看孙云球,支支吾吾道:“这个......”

 孙云球对刘云豹说道:“没事,你说吧。”

 刘云豹就说道:“上次你在家里说过可以用汽轮机发电,所以我们......”

 “有进展吗?”

 “理论是有了,但我们没有设备。”

 “你们都是好样的。”说完,刘云龙对孙云球说道:“你们先全力攻关电话、电报、黑白相纸,至于汽轮机的研制,到时我让机电所的人配合你们研制。”

 “好。”孙云球又问道:“研制经费呢?”

 “老规矩,经费由集团公司来承担。你们研制成功后,我还要给你们重奖。”

 “有时间限制吗?”

 “在你们毕业前完成,行吗?”

 “我们要毕业了?”

 “你们的书读完后,当然就毕业了。”

 “我们毕业后干啥?”

 “有些学生将进入公司所属的各大研究所、工厂、矿山,有些学生将留在学校给下一届的学生上课,有些学生将进入大学堂,给新招的学生上课。”

 “大学堂?”

 “你们毕业后,我要办一所专门招收府学、县学毕业生的学校,这所学校就是大学堂。”

 “和乐益学校有啥区别?”

 “有区别。将来的大学堂将分好多专业,比如专门研究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的,比如专门研究农牧业、工程机械、机电、化工、矿业、地理测绘等应用专业的。”

 “我能进这所大学堂读书吗?”

 “你当然要进这所大学堂,不过不是让你去读书,而是去教书。”

 “我做教书先生?”

 “对。药品所的杨茹良、葛辛、郑伯荣已在国医馆教书了,你毕业后当然也要给学生上课。今后你师傅薄钰,你师兄沈阿毛,农学所的宋应星,勘察队的平步青,钢铁所的秦银花,机电所的马建波,化工所的许三祝都要给学生上课。你们可以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利用学校的科研设备继续搞科研,发明你们能发明的新鲜事物。”

 “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孙云球离开后,刘云龙望着他的背影,心想要是孙云球活在后世,即使不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也是国家重大科技奖的获得者。


 刘云龙刚回家,父亲就告诉刘云龙,王海青又从京城发来求援信了,说是上次派往京城的短期班郎中带去的药又没了,要求公司立即再运一批链霉素、磺胺脒。

 刘云龙心想,看来这次北直隶的鼠疫闹得够凶险的,就让贝喜鲁立即安排运药品。

 贝喜鲁说道:“这次我们亏大了。朝廷原来说要取消‘剿饷’的,可还是收取了‘剿饷’。我们免费提供了这么多药品,可朝廷最终还是要你上交280万两银子。”

 刘云龙说道:“吃亏就吃亏吧,救病人的性命要紧。280万两银子不就是7吨黄金吗?我们很快就能补回来。”

 “你说得倒是轻巧?我们开采的黄金也是矿工、淘金工辛苦劳动才得来的。”

 “如果病死了几百万人,国内就少了几百万劳动力,我们生产的产品同时也少了几百万人的市场。你说说看,我们该不该救这些病人?”

 “哎,算你说的有理。我马上去安排药品的事。”

 “慢着。你通知那些去北直隶的郎中,在三月一日前必须返回苏州。”

 “干嘛三月一日前必须返回苏州?”

 “三月份京城可能有变故,因此他们必须撤回苏州。”

 贝喜鲁突然想起崇祯十四年他陪刘云龙去西山考察时,刘云龙说起过的“三年后皇上能不能躲过此劫”,急忙问道:“皇上会怎么样?”

 刘云龙说道:“这可说不定,但我们必须尽全力去做一些事情。”

 贝喜鲁说道:“懂了。”

 “还有,你再去城内找一块地,我们要建医院。”

 “建医院?”

 “对。有了医院,今后可以给更多的病人看病,也用不着郎中赶路了。”

 “我们开了医院,国医馆的先生们不会有意见吧?”

 “这些先生都散居在苏州各地,他们可以在家继续行医,我们并没有夺他们的财,只是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

 “行。我马上去找地。”

 贝喜鲁走后,刘云龙让父亲准备好280万两银子,交给苏州巡抚,由抚衙把银两运到南京户部。

 刘万禄心里是一万个不高兴,不过还是去准备银两了。

 刘云龙来到铁铺,让陆东鸣扩建军工厂。

 陆东鸣已负责大华集团苏州本部(也称苏州分公司)的事务,他听后,问道:“扩建军工厂?”

 “对。今后会有大量军火生意,所以要扩建军工厂。”

 “其它子公司也要设立军工厂吗?”

 “这些军工设备属于公司保密技术,除了苏州、徽州,其它子公司暂时不生产军工产品。过几天,你把各厂的技术人员召集一下,我来对他们进行一次培训。”

 “不对其他分公司的人培训吗?”

 “其他分公司的人来苏州也不方便。我对苏州分公司的人培训后,再由他们分别去其他分公司进行培训,这样大家都能学到技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