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伊尔库特地区的陷落
第334章 伊尔库特地区的陷落
接着,刘云龙开始介绍耳库地地区。他说道:“耳库地地区也称伊尔库特地区,它南起东萨彦岭、西萨彦岭、阿尔泰山,北至北冰洋,东起贝加尔湖西岸、贝加尔湖东北部,然后在下通古斯卡河向西的拐弯点伊纳里(今伊纳里格达)沿着东经108°线一直往北,西至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地域面积500多万平方公里。”(注:该区域含今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哈卡斯州、克麦罗沃州、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共和国、阿尔泰边疆区、托木斯克州、鄂木斯克州大部、秋明州大部)
刘云龙话音刚落,底下一片哗然。你想呀,现在大明国实际控制的区域也只有350多万平方公里,现在一个耳库地地区就有500多万平方公里,能不激动吗?所以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开始议论纷纷。这么大的地盘,比大明当年建立的奴儿干都司大多了。
刘云龙待大家平静后,继续说道:“该地区南部有条发源于东萨彦岭的伊尔库特河,布里亚特人在河口建有城寨,我国史书上把该城寨称为耳库地或耳他地,也可以称为伊尔库特。该地区叶尼塞河以西即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以东就是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萨彦岭地区和阿尔泰山西部地区,就是我们说的唐努乌梁海地区。整个伊尔库特地区地势呈南高北低,所以所有的河流均流向北冰洋。叶尼塞河发源于唐努乌梁海,源头大叶尼塞河和小叶尼塞河在克孜勒(今图瓦共和国首府)交汇后称为叶尼塞河的干流,干流全长约3480公里。叶尼塞河干流流出西萨彦岭后在叶尼塞坪(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奥兹纳琴诺耶)进入草原,分别接纳了安加拉河(也称上通古斯卡河)、石泉通古斯卡河(也称中通古斯卡河)、下通古斯卡河等河流后,流入北冰洋。夏秋季,叶尼塞河从河口到叶尼塞坪可以通航,通航里程约3000公里,600吨货船可直达叶尼塞坪。发源于阿尔泰山的阿尔泰河(今俄罗斯称比亚河)、哈屯河(今俄罗斯称为卡通河)在鸦雀口(今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索罗基诺)交汇后,成为鄂毕河的干流,鄂毕河干流汇合了佩斯恰纳河、托木河(今也称特米河)、丘雷姆河、额尔齐斯河后,流入北冰洋的鄂毕湾,干流全长约3470公里。夏秋季,鄂毕河从鄂毕湾到鸦雀口可以通航,600吨的货船可直达鸦雀口。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的南坡,沿阿尔泰山南麓向西北流入斋桑泊湖,流出斋桑泊湖后,先后接纳了库尔丘姆河、克孜勒苏河、鄂木河、托博尔河等河流后,在汉特堡(今汉特曼西斯克)汇入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是鄂毕河的最大支流,全长约3500公里。夏秋季,600吨货船可从额尔齐斯河的汉特堡直达布尔津河河口,通航里程约3080公里。该地区与尼布楚地区一样,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干燥又漫长,夏季多雨。六月,南部平均气温在18c左右,北部平均气温低于13c,在低洼处,甚至夏季也有霜冻,平均气温在零下3c左右。冬季十二月,南部平均气温在零下20c左右,北部在零下40c左右,极端低温可达零下60c,不过,该地区在冬季气候干燥,属于干冷,即使在严冬时节也比南直隶、浙江地区的湿冷要好过的多。中部地区与尼布楚地区一样有多年的冻土带,在北部有常年的冻土带。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南部降水量多于北部,雨季大多在夏季,平时很少有雨水。北部是苔原地带,中北部85%的地方覆盖着原始森林,南部有广阔的草原,布里亚特蒙古人在贝加尔湖西岸放牧,漠北蒙古人、漠西蒙古人、哈萨克人、吉利吉斯人(今称柯尔克孜人、吉尔吉斯人)在萨彦岭北部、阿尔泰山放牧马、羊,雅库特蒙古人、鄂温克人(俄国人把鄂温克人称为埃文基人)、涅涅茨人在北部地区放牧驯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