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沈阳地区的矿产
第330章 沈阳地区的矿产
接着,刘云龙开始介绍沈阳地区的情况,他说道:“沈阳地区位于辽东地区中部的辽河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它的东西两厢是海拔在500-800米的丘岭地带,辽西还有一条沿渤海的狭长海滨平原,叫辽西走廊。沈阳地区也属于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丰富,积温较高,降水量充足,总体年平均气温在10c左右,六月最高气温在25c左右,十二月最低气温在零下30c左右,无霜期比辽东半岛少一些,但也有150天以上。辽河平原总面积在10万平方公里左右,可种植任何粮食作物,甚至可以种植经济作物——棉花。我们的先民就曾在辽河地区种植水稻,只是进入辽代后,契丹人为了便于他们的马匹奔跑,把灌溉渠道填平了,所以近500多年来辽河平原才没有种植水稻。我们进入辽河平原后,在那里大搞水利建设,种植水稻、麦子、土豆、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后,尽管只能种植一季,但也足可以养活4千万人。
沈阳地区矿产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厢的丘岭地区,矿产种类有金矿、银矿、铜矿、铅锌矿、铁矿、铝土矿、煤矿、硼矿、菱镁矿、磷矿、石墨矿等。我们到了沈阳地区后,暂时开产东厢的丘岭地区,因此辽东西厢丘岭地区的矿产就暂时不介绍了。东厢丘岭地区的金矿主要集中在九连城(今属丹东)、凤凰城(今凤城)、宽奠堡(今宽甸)、桓仁(注:明代还没有桓仁,是刘云龙根据后世地名起的)、赫图阿拉(今新宾)、抚顺等地区,如九连城地区的耗子沟、砬子沟、鸡心岭、大孤子顶、鹿顶山一带有金矿,黄金储量50吨左右(今丹东五龙金矿,因主要有5座山头的金矿组成,故称五龙金矿)。凤凰城地区有条万两河,从辽代起我们的先民就在那里开采砂金矿,该河曾经年产万两黄金,所以被称为‘万两河’,至今还能开采出十几吨的砂金。凤凰城地区除万两河砂金矿外,在叆河、八头河、百草河(今称草河)、南大河也有砂金矿。在万两河两岸有金矿带,如在白云山、湾地沟、三道沟、围子沟、红石砬子等都有岩金矿,黄金储量250吨左右(即今凤城青城子镇的白云金矿、湾地沟金矿、林家三道沟金矿、小佟家堡子金矿、桃源村金矿5大金矿)。宽奠堡的大道沟、大麻子沟、硫磺洞子沟有砂金矿,在关门砬子还有黄金储量在250吨以上的金多金属矿(今宽甸下河口村金矿),伴生银、铜、铅、锌。在桓仁的报马川、佟佳江有砂金矿,以佟佳江上游的大庙儿沟砂金矿为最富。赫图阿拉地区浑河流域的湾甸子、石庙子、外干河子、五凤楼、凤倒树子沟、太子河皆有砂金矿,在西岔沟、平顶山有岩金矿,赫图阿拉地区还有好几个中小型铜金矿,以北沟大山的铜金矿储量为最大(今下营子铜金矿),铜储量2.5万吨左右,钼储量1400多吨,黄金储量3吨左右,银储量200吨左右,还伴生1.2万吨铅锌、100多万吨硫铁矿。在抚顺地区的苍石(今称红透山)浑河段有砂金矿,在黑炭沟、二伙洛、苍石开封沟等地有小型金矿。铜矿主要集中在宽奠堡地区、桓仁、抚顺地区,如在宽奠堡的口立岔、千石岭沟、滚子沟、大青沟、石柱子沟,在桓仁的二百钱岭(今桓仁铜矿),在抚顺的苍石、山城山、大庙沟、庙东沟等地都有铜矿,最大的铜矿在抚顺的苍石(今红透山铜锌矿),矿石量在3000万吨以上,铜储量在50万吨以上,黄金储量18吨以上,银储量1000吨以上,锌储量在85万吨以上。铅锌矿主要集中在凤凰城地区、桓仁地区,如在凤凰城地区的大梨树沟、新岭、石人沟、榛甸及桓仁地区的老人沟、古马岭、万宝盖子、赫家沟都有铅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