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茂隆银矿(第3页)
史彬看着三条矿脉的数据,心想这三条矿脉都是富矿。仅开采这三条矿脉后,即使按90%的回收率,就至少能回收18万吨铅、3万吨锌、320公斤黄金、105吨白银,回收的硫足够办一个小型硫酸厂了。他望着茫茫森林,心想不知道辺卢山能勘查到多少条矿脉?
史彬他们勘查的铅锌银矿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茂隆银矿”的一个矿段。历史上,南明将领李定国于1662年退入卡佤山后,发现并开采了这里的铅锌银矿。矿区沿南衣河延绵30公里,后来被统称为“茂隆银矿”,是当时中国最大的银矿。1800年,清廷下令封闭了茂隆银矿,晚晴时期又恢复了开采。1940年茂隆银矿70%的矿区被英国人占领,中国只占有了30%的矿区(今沧源县老厂山、老厂后山一带)。由于这里正好处在印支成矿省思茅-大叻铁铜铅锌金铝钾盐成矿带,因此史彬他们发现的铅锌矿中,锑的含量达到了0.75%。
今缅甸佤邦境内的芒古弄金矿、西所村金矿、西古铅锌矿、曼相锡矿、邦养锡矿(也称糯巴锡矿)、臭水铅锌矿、王冷铅锌矿、龙里铅锌矿、金厂铅锌矿、小邦朗铅锌矿都位于原“茂隆银矿”所在的矿带中。
史彬在勘查了辺卢山的铅锌矿后,将赶往西偏南130公里的木邦南渡(今缅甸namtu)。在刘云龙提供的图纸上,南渡拉河西岸有可露天开采的煤矿,拉河右岸有可露天开采的铜矿,南渡西1
0公里的波弄山有铅锌银矿(今缅甸包德温铅锌矿)。待勘察了波弄山的铅锌银矿后,再到波弄山东南120公里的当阳(今缅甸tangyan),勘查那里的铅锌矿,然后再到当阳东南方向65公里的波坎河,勘查那里的铜金矿(今佤邦永孔铜金矿)。在勘查了波坎河的铜矿后,再去当阳东90公里的南桑河(今属佤邦勐能县南抗伍地区)勘查金矿。
历史上,流过南渡的拉河两岸及西部的波弄山,从十五世纪起,就一直有汉人开采银矿。拉河两岸的银矿称为“班雍矿场”,波弄山的银矿称为“波竜银厂”(也称波弄银厂、波隆银厂)。十九世纪英国人占领缅甸后,从汉人手里夺取了开采权。后来在南渡发现了煤矿,英国人就从包德温修筑了一条铁路,将波弄山的矿石运到南渡冶炼,因此包德温铅锌银矿也被称为“南渡银矿”,南渡也成为了木邦(今称掸邦)的工业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