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郝家河铜矿
第325章 郝家河铜矿
罗知府、高知县参观了舍资驿站的煤矿矿井工程后,今天跟着周泉来到了草兰箐。
为了把元永井的盐卤引到舍资驿站,大华公司的勘查人员在广通县土官主簿段佳印的陪同下,对引卤工程的线路进行了勘查。段佳印自己就是当地的一个土司,对当地地形相当熟悉,因此没用多久就基本勘定了引卤工程的线路。元永井引卤工程要经过灵柩山、大黑山、石庙山等好几座山,为了确保卤水能沿着坡度顺利下流,必须要在这几座山峰间修筑十几条隧道、渡槽,开凿的隧道同时也可通马车、牛车,也就是说这些隧道同时也是马路的隧道。草兰箐只是灵柩山的一座小山峰,引卤工程中需要在这里修建一条长500多米的隧道。楚雄府决定以这条隧道为整个引卤工程的开工奠基仪式。
开凿隧道时,由于隧道里比较潮湿,因此并不能使用黑火药、硝hua甘油炸药,而且这二种炸药会把山体崩塌。如把山体崩塌,那就不是开隧道了,而是开山了。好在大华公司有铵油炸药,这种炸药不怕潮湿环境,而且铵油炸药爆炸后,只是把隧道里装药部位的岩体震松,不影响隧道的围岩。
一声低闷的爆炸后,没有浓重的烟尘,岩体就被震松了。工人们开始将震松的碎石扒出来,运到外边。运出的碎石可以当做路基用。
罗知府、高知县以前都没见识过铵油炸药,他们心想有了这种炸药,今后开矿硐也方便多了。
元永井引卤工程开工典礼仪式后,罗建璠、高光映又跟着周泉赶往郝家河,参观大华公司在那里开采的铜矿。
定远县原本就有人在县城北22公里的鬼头山、东北38公里的民太村一带开采铜矿。鬼头山开采铜矿的地方被称为铜厂箐。铜厂箐铜矿最早开采于洪武年间,后来又断断续续开采了几百年,到了崇祯十六年还在开采。民太村的铜矿是崇祯十二年才开采的,因铜矿中富含镍,炼出的铜呈灰白色,因此被称为“白铜”。民太村铜矿的矿主并不知道这个铜矿还伴生金、银,将大批矿渣倒在河滩边。
大华公司准备开工的郝家河铜矿位于定远县(今牟定县)城东北9公里的杨家山,山脚下有条叫“郝家河”的河流,因此被大华公司命名为“郝家河铜矿”。郝家河汇入东边280米的冷水河,向南流过850米后,与清水河汇合。冷水河与清水河在这里汇合后,形成了一个面积在3平方公里的坝区。大华公司在这里建了窑炉,准备冶炼郝家河铜矿的矿石,同时冶炼民太村铜矿矿渣中的金银。
大华公司除了已勘察了郝家河的铜矿外,还勘察了平地铜矿(铜厂箐东5公里)、象鼻岭铜矿(县城东北24公里,今称象鼻山)、黑家湾铜矿(县城西18公里)、洗澡河铜矿(铜厂箐东南5公里)、青龙山铜矿(县城西南4公里)、扭柴河铜矿(县城西北16公里)、尖山河铜矿(县城东北3公里)、寨子山铜矿(县城西南8公里)、清水河铜矿(郝家河铜矿西南1.7公里)、大古岩铜矿(铜厂箐西南1.5公里)。在勘察铜矿时,同时勘察了在县城东南9公里的龙川河煤矿(今江坡镇煤矿)。
历史上,牟定县的平地铜矿、象鼻岭铜矿、黑家湾铜矿、洗澡河铜矿、青龙山铜矿、扭柴河铜矿、尖山河铜矿、寨子山铜矿都是在嘉庆年间开采,在清末闭矿的。清水河铜矿是民国时期开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