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琉球王尚贤(第2页)

 那霸港在琉球都城首里的南边,港口右岸有个奥武山,距海湾口约660米,琉球国曾在山上设有炮台。萨摩藩入侵琉球后,占领了奥武山,并在奥武山驻有军队,另在首里城驻有1000名军队。

 汪应计到了那霸港后,二话不说直接用舰炮摧毁了奥武山炮台,将驻守炮台的200多名萨摩藩武士送上了西天,然后登陆,直扑8里远的首里城。

 首里城是琉球中山王的都城,中山王统一琉球后,继续将首里作为琉球国的都城,并以北京紫禁城为蓝本,建造了王宫。景泰四(1453年),琉球国王子因争夺王位发生内讧,城内建筑大多被毁。天顺二年(1458年)重建了首里城。

 在汪应计炮轰奥武山时,首里城就听见了炮声,很快就知道了有人在进攻奥武山。驻扎在城内的日军迅速增援奥武山,他们在半途遇到了汪应计的义勇队。汪应计用步兵炮、燧发枪、手掷弹让日军领教了什么叫真正的热兵器,出来增援的日军只有200多人逃回了首里城。

 18岁的琉球王尚贤早就听到了8里外奥武山的炮声,一会儿听说驻在城里的萨摩藩士兵去增援奥武山了,可不久城外又传来了剧烈的炮声、枪声,又过了一阵子,城外的炮声、枪声停了。他在王宫里

心宁不安地走来走去,不知道是谁在进攻奥武山,也不知道萨摩藩的武士击退袭击者没有?

 自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以来),琉球国一直遭受着各种不幸。尚宁王被迫与萨摩藩签订《掟十五条》后,被放回了首里城,可此后萨摩藩不仅派了摄政官,连最高执政机构的三司官也由萨摩藩派人出任,原本琉球国选举的三司官只能担任副职。泰昌元年(1620年)尚宁王在悲愤中去世,他自感愧对于列祖列宗,因此没有葬于王陵“玉陵”,而是葬在了浦添极的“乐陵”。尚宁王去世后,由于没有嫡子,就由过继的儿子尚恭继位,但当时尚恭仅8岁,不能临朝治国,众大臣就提议先拥立尚恭的生父尚丰为王,不料尚恭还没即位就于崇祯四年(1631年)因病去世。崇祯五年(1632年)萨摩藩在琉球岛建立馆舍,设立收税机构,琉球彻底沦为萨摩藩的傀儡。崇祯九年(1636年),萨摩藩背着大明朝廷,废弃了“琉球王”的称号,改称“琉球国司”,领久米、中城,并享有五百斛的石高。五百斛就相当于250石,萨摩藩手底下的旗本最少也享有300石的石高,“琉球国司”享有的石高还不如萨摩藩手底下的旗本,你说“琉球国司”郁闷不郁闷?崇祯十三年(1640年),尚丰去世后,16岁的尚贤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继位。

 正在他心神不宁地在宫里走来走去时,三司官(副职)毛泰运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身边还跟来了琉球国驻本部半岛(即今归仁城一带)的军官钱表绅。

 尚贤忙问毛泰运:“外面是怎么回事?”

 毛泰运从袖子里拿出一团纸,说道:“有一支义军杀过来了。这是他们用弓箭射进城里来的一封信,是送给你的。”

 “什么?他们是哪里来的?”

 “你看了信再说。”

 尚贤看完信,才知道这支义军是由大明国训练的。信中说道,大明国知道琉球国有难,暂不便于直接出面协助琉球国赶走萨摩藩武士,于是收拢了流落在外地的琉球人,给他们提供了大明国的武器,把他们训练成军。十几天前,他们歼灭了奄美大岛、德之岛的萨摩藩武士,前天还消灭了今归仁城的萨摩藩武士,今天来到首里城,消灭了驻守奥武山的萨摩藩武士,并击溃了增援奥武山的萨摩藩武士,现这些溃败的萨摩藩武士逃进了首里城。他们为了城里百姓的安全,所以没有炮击首里城。他们请求国王下令驻守城门的官军打开城门,便于他们进城消灭残余的萨摩藩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