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对日本的反击
第305章 对日本的反击
9天后,“仪真号”、“山阳号”、“清河号”带着几艘运输船来到了津轻海峡。
日本和族人在15世纪就开始进入虾夷岛,到了17世纪初,日本和族人在虾夷岛建立了十二个道馆,除了松前家族的福山城(也称大馆)外,其它十一馆分别是武田家族的花沢(也称花泽)、厚谷家族的比石、冈辺家族的原口、近藤家族的祢保田、今泉家族的覃部、蒋土家族的稳内、南条家族的脇本、佐藤家族的中野、安藤家族的茂别、河野家族的箱馆(也称宇须岸,今函馆)、小林家族的志浓里(也称志苔)。因这十二个馆都位于渡岛半岛南部,因此也被称为道南十二馆(有时也称为“和人十二馆”)。
按照后世日本人的说法,当年日本设在北海道的“十二馆”就是从事商业、渔业的低级武士,跑到虾夷岛靠近本州岛的地方,搞几块地皮,与阿伊努人交易鱼获、皮毛、海货,再运回本州岛交易,赚点吃喝费用而已。实际上,和族人在岛上是霸占地皮,垄断阿依努人的对外贸易,强买强卖。由于虾夷岛并不产大米,和族人卖给阿依努人的大米价格极高,是日本本州岛米价的四倍。
原本阿依努人在虾夷岛上开采有少量砂金矿。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虾夷岛发现了千金金矿(位于今札幌市),幕府特意设立了“山形山峰”管理部门,除了管理该金矿外,还统一管理岛上的矿山开采。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在松前大仙玄山(今北海道大千轩岳)附近的赖西格村和奥萨瓦村发现了砂金矿,松前藩开始开采那里的砂金矿,很快砂金矿开采区域扩展到大仙玄山周围的河流,后来蔓延到岛牧、国力和日高河。泰昌元年(1620年)在虾夷岛采金的和族人就达到了3万人。日本实施闭关后,岛内1万多日本基督徒逃离了日本本州岛、九州岛,有些人就来到了虾夷岛,他们在岛上采金,在河口捕鱼。这些和族人在河口捕鱼,导致进入内陆的鲑鱼数量减少了,位于内陆的阿依努渔民的收入也减少了,内陆的阿依努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松前藩为了便于对虾夷岛的统治,对阿依努各部落进行挑拨离间,导致岛上的阿依努人分为了东、西两大部落,两大部落之间为争夺更多的河流捕鱼,经常发生火拼,东阿依努人的首领被西阿依努人杀死后,松前藩假意出来调停,实际上是火上加油,于是东阿依努人也杀死了西阿依努人的首领,两大部落已进行了长年的内战。万历年末,虾夷岛上的阿依努人还有7万,在长期的内战及与和族人的冲突中,到了崇祯十六年,虾夷岛上的阿依努人只有5万多人,人口数量不曾反降了(注:历史上1868年日本正式吞并虾夷岛时,岛上的阿依努人只剩下2万3千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西阿依努人部落的首领叫乌蜡亚斯,东阿依努人部落的首领叫沙牟奢允。
杨占文得到日本人派了200艘战舰进攻奥尻岛后,立即决定摧毁和族人在虾夷岛上建立的“十二馆”,同时统一虾夷岛。库页岛上的阿依努义勇队有1500多人,500名阿依努义勇队在濮罗雅的带领下坐船来到了津轻海峡。舰队一路南下时,用炮火摧毁了沿海的花泽馆、比石馆、原口馆、祢保田馆。